……
張銳很快返回實驗室,雖然此時他額頭上還帶著細密的汗珠,但神情已經恢復了鎮定。
他快步走到陳麟面前,歉意的笑了笑:“抱歉,陳會長,讓您久等了……剛才只是納米單元的一個微小參數錯誤,已經調整好了。”
陳麟微微頷首:“技術研發難免會遇到問題,剛才我們正在討論這個自組裝系統的容錯率。”
張銳點點頭,調出一組新的數據:“實際上,我們的系統比理論值要穩定得多。”
全息屏幕上顯示出復雜的網狀結構來,張銳解釋道:“每個納米單元都有三重冗余設計,就像人體的細胞一樣,單個單元失效不會影響整體功能。”
他指向其中一個閃爍的節點:“更重要的是,我們引入了生物啟發式算法,當某個區域的單元密度低于臨界值時,鄰近單元會自動增殖補充,就像傷口愈合一樣。”
“這種設置可以確保我們在真的運用這些東西的時候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陳麟仔細觀察著這個動態模型:“能量消耗呢?”
“這正是最巧妙的部分。”
張銳興奮地放大一個納米單元的結構圖,“它們能從宇宙背景輻射中獲取能量,只有在快速修復時才需要外部供能,在標準運行模式下,整個系統的能耗僅相當于一臺家用量子計算機。”
趙秘書長忍不住插話:“但這么微小的單元,如何在太空中精確定位?”
“量子糾纏定位系統。”張銳輕點控制臺,畫面切換到一片模擬星空,“每個單元都有一對糾纏態的量子標記,就像給每個士兵配備了永不失效的星際定位系統一樣。”
陳麟的眉頭漸漸舒展:“聽起來你們確實考慮得很周全,那么量產時間表是?”
“目前小規模試產已經完成。”
張銳調出一段太空站外壁修復的實景錄像,“下個月開始軌道工廠就能批量生產基礎單元。”
“如果一切順利,三年內可以完成第一個空間站的全覆蓋。”
就在這時,燭龍的投影突然閃爍了一下:“會長,青藤生物發來消息,‘哨兵血清’的初步測試結果超出預期。”
陳麟嘴角微微上揚:“看來今天是個好日子,兩個重要項目都有突破性進展。”
他轉向張銳,“協會會全力支持這個項目,但我要派一個監察小組入駐,確保每個環節都萬無一失。”
張銳鄭重地點頭:“這是我們的榮幸……事實上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專門的監察接口。”
他操作控制臺,調出一套透明的監控系統,“所有數據都會實時同步到紅龍協會的量子云。”
離開實驗室時,夕陽的余暉正透過觀察窗灑落在那些閃爍的納米單元上,映出一片璀璨的星海。
陳麟駐足凝視了片刻,眼中流露出少見的贊許。
“張總,今晚就在你們員工餐廳用餐吧。”
陳麟突然提議,“我想看看為這項偉大技術提供支持的團隊。”
張銳明顯愣了一下,隨即欣喜地點頭:“這是我們的榮幸!我馬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