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機械廠四分廠后。
易飛還是第一次來這里。
上次還是跟著刑志東來這里看看設備。
那時候。
他只覺四分廠臟亂,路面都坑坑洼洼,排水也不好,下點雨就到處積滿污水。
廠房也灰蒙蒙一片,綠化更是一團糟。
就是生產線還蠻先進。
過了元旦,他就開始對四分廠進行改建。
承建方仍是秋城建筑公司。
秋城建筑公司的幾個項目經理他都熟。
只要他說明自己的意圖。
不用過來,也會建得很好、
四分廠現在叫麗飛搪瓷制品公司。
他本來想叫麗飛承壓箱公司的。
想想,還要生產別的搪瓷制品,就沒有叫。
過些年。
可以把生產搪瓷內膽的車間單拉出來,成立承箱廠公司。
易飛從醫院出來,看看表,才九點多鐘。
雖然答應趙奶奶中午去家里吃飯,但時間還來得及。
就來搪瓷公司看看。
反正他也得把師父送過來。
車子駛近四分廠大門時。
易飛從車里就能看到。
現在的四分廠和當初他第一次來時,已經大不一樣。
連工廠正對的街道都進行了修整。
不但修了路面。
邊路兩邊的樹木都進行了修剪。
靠近廠房的這邊,還種了一排冬青。
冬青和院墻之間的白地已經翻整好,等天氣再暖和些種上些花草。
過去殘破的院墻已經拆除。
按易飛的要求換上了黑色的鐵柵欄。
開始建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這樣的院墻不好看,也不實用。
等完全建好后。
所有的人一致認為,還是這樣的院墻美觀。
小易總果然不同常人。
工廠的大門已經重新建好。
大門并不復雜。
很簡潔。
大門右側建了一座棕色的長墻。
上面鑲著金色的大字:麗飛搪瓷制品有限公司
邊上立著一小塊牌子,寫著:臨東市機械廠四分廠。
不注意,根本看不清。
畢竟是承包,不體現出四分廠,有點說不過去。
大門是白色的滑軌鐵門。
大門右側是新建的一間門衛室和供工人平是進出的小門。
從大門向廠里看。
工廠大院里大院里的道路都鋪成新的水泥板路。
過去坑坑洼洼的景象看不到了。
路兩邊都種了冬青。
工廠的辦公樓和廠房也都重新裝修。
門窗都換了新的,墻面、屋頂都進行了處理。
看著有點新廠的樣子了。
麗飛承包了五年,總得有所改變。
起碼讓這里的環境變好些。
至于五年后。
多半是麗飛收購,推倒重建。
門口值班的大叔看著有五六十歲,穿著麗飛公司生產的制服,站得筆挺。
一看就是當過兵的人。
他不認識易飛,認識陳一凡。
看到陳一凡在車上,馬上推開了滑軌門。
易飛看了看。
那道寫著廠名的墻正好擋住滑軌門。
設計的倒是合理。
他決定回去后讓周安研究下電動伸縮門。
易飛也不清楚國內現在是否有電動伸縮門。
他對這個行業不太了解。
如果搶先研究成功了,市場還是很廣闊的。
至少麗飛各個工廠的大門高端上當次。
車子駛進大門時。
值班的大叔行了個標準的軍禮。
易飛問道:“師父,這個值班的曾經是軍人?”
“是的,老兵了,五零年當兵,58年退伍。”
陳一凡說道:“他姓郝,大家都叫他老郝,也屬于機械廠保衛科的人,四分廠被你承包了,他還干他的老本行。”
易飛說道:“他年齡不小了,師父平時多關照他下。”
陳一凡點頭稱是。
——————
顧萬均正在一間小會議室開會。
也不算正式會議。
以大家討論為主。
參加的有十多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