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比管理能力。
除了理論上的知識,自己比他們三個還不如。
沒有經驗,那就創造經驗,學習經驗。
大不了,麗飛公司崩了,那就從頭再來唄,反正過幾年有花不完的錢。
和媽媽深談兩次后。
易飛有了個大膽的想法,米國總是收割別的國家財富,來發展壯大自身。
那么。
自己為什么不有找機會不去賺外國人的錢,壯大麗飛公司。
以己之力改變華夏,他還沒有瘋狂到這種程度,麗飛公司的壯大也能多少做些貢獻。
李文朝說道:“吃苦受累啥的,我不怕,就怕耽誤了小易總的事。”
他退伍后投奔趙總。
也就想著給他開開車、打打雜。
一個初中畢業的山里小子,能有這種機會也算出人頭地。
小易總高看自己,居然讓自己負責麗飛生物技術公司。
如果像剛開始自己所想的就是種種菜、賣賣菜,那也好說。
自己多干點活,也能彌補知識上的欠缺,就當給孫普輝他們當個好后勤。
可是。
現在在麗飛生物技術公司有點嚇人啊。
研發中心,教授都來了兩個,他相信,以后會有更多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加入。
蔬菜大棚綜合服務公司
這又要合并過來兩個工廠。
他頓時覺得壓力很大。
麗飛生物技術公司本身就是個集團公司啊。
易飛說道:“怎么能說耽誤事呢,公司的高層就是個組織者,李大哥只要能把人用好就行,比如罐頭廠,你只要能用好葉萍萍這個人就行,葉萍萍呢,她只要能把黃真誠、池建國這些人用好就行,你只要學會用人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去研究怎么生產食品,怎么生產化肥。”
這時候建廠,哪有那么多好的管理人員。
都是邊學邊干。
李文朝也就不好再說什么。
軍人,就得迎難而上。
有點困難就退宿,那還叫軍人嗎?
只是想起來每天看的那些書,又覺得有些頭疼。
過了年,童春鈴回了趟省城。
回來的時候,給他買了很多書,其中還有許多老外寫的,當然翻譯成了中文。
這些書都和種地沒有關系。
全是講什么管理的。
童春鈴跟他說,麗飛公司高層中,他的文化程度最低,小易總都上了高中,他只是初中畢業,身居高位再不學習的話,早晚會被淘汰,所以得看書學習。
淘汰不怕,可是會辜負了小易總的期望。
李文朝其實很想說,他的愿望就是給趙總或小易總跑跑腿。
也不需要多高的文化。
可他不敢說。
他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童春鈴。
李文朝的文化底子,其實書上的很多話他看不懂,童春鈴就一句話一個詞的給他解釋。
兩個月也磕磕絆絆的也讀完了其中一本。
那本書叫《管理的實踐》,一個外國人寫的。
李文朝覺得還是有些用的,至少他能聽懂了小易總說的一些話。
既然小易總非得讓他當麗飛生物技術公司總經理。
他決定聽童秋鈴的話,把那本書再讀幾遍。
雖然讀起來很費勁。
李文朝說道:“小易總,童老師讓我讀本書,叫《管理的實踐》,是一個外國人寫的,叫……什么德魯……”
童春鈴畢竟只是一名老師,要說他應該讀什么書,小易總更清楚。
易飛說道:“彼得德魯克。”
這本書他也讀過,是周書文最愛看的一本書。
李文朝興奮地說:“對對,就是他,小易總,你認識他啊?”
雖然童春鈴說那家伙是個外國人,小易總認識外國人也沒啥稀奇。
聽說,他還把來襪廠調試設備的三個外國人揍了一頓。
“不認識。”
易飛笑道:“我不過是讀過他的書罷了。李大哥,這本書很好,你多讀幾遍,重要的是結合麗飛公司,去多思考書上的內容,也就是說,從這本書上,總結出一套適合管理麗飛公司的自己的理論。我相信,這點童老師可以幫你,鄭姐和冷姐也可以讀讀這本書。”
他也沒想到,李文朝居然讀這些書了。
看來,一個成功的男背后都有一個女人是正確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