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瓦里多西
馬克西姆斯點點頭,轉身看向隊伍:士兵們一個個穿著已經松開的甲胄,背著寬大的方盾,左手杵著用樹枝做的木杖,右手緊握著福爾卡木棍的尾端,福爾卡木棍搭在右肩,尾端的橫桿上挑著脹鼓鼓的行囊,里面除了他們日常的生活用具,還有裝麥子的糧袋,頭盔則掛在左肩,他們的束腰外衣已經被樹枝和荊棘掛得支離破碎,腳下的皮涼鞋也被嶙峋的山石劃破,他們的頭發亂蓬蓬,皮膚黑漆漆,神色憔悴……一些人的頭上、胳膊或者腿上還纏著沁血的麻布。
與其說這是一支軍隊,還不如說是一支叫花子隊伍……這讓馬克西姆斯感到非常心痛,于是他下令:“軍隊停止前進,就地找較平坦的地方宿營。”
這個命令引起了全隊上下的歡呼,他們很快找到了一處有著較多河灘的地方,大家并沒有馬上就開始扎營,而是先分批下河洗澡,就連馬匹和牲畜也被卸掉了馱著的物資,被遷到河邊飲水洗涮。
而剛才那位阿爾迪伊部落的長老則趕回自己的村落,讓村里的祭司帶來一些草藥,醫治被蛇蟲叮咬的傷員……
河岸邊一片歡聲笑語,前些日子行軍的沉郁被一洗而凈。
隨后的幾天,馬克西姆斯的軍隊盡量沿著庫帕河南岸行軍,其實道路還是比較難走,起伏不平的山丘,過于茂密的林地、突然兀立的山峰都迫使軍隊不得不繞路行進。
但是,和之前不同的是他們所經之地不再是渺無人煙,相反在河邊撈魚的漁民、在林間打獵的獵人、在山丘牧羊的牧民、在平地種田的農夫不時可見,他們對到來的馬克西姆斯軍隊有所戒備,但因為看到了隊伍中的部落長老們,才沒有驚慌的逃開。
另外,馬克西姆斯軍隊也途徑了好幾個阿爾迪伊村落,這些個村落或建在低矮的山丘上,或建在林地邊緣。
馬克西姆斯發現這些村落都沒有圍墻,多是簡陋的茅草屋,依著山勢,毫無規劃的散布得很開。不過,阿爾迪伊人對平地極其珍惜,村落周邊每一塊不大的平地都被他們開墾成了農田。
阿爾迪伊使者團中不斷的有人離開隊伍,回歸自己的村落,但是沒有一個人主動邀請馬克西姆斯首領率隊到村落邊扎營,顯然還是擔心這么龐大的一支軍隊會擾亂自己村落的秩序。
馬克西姆斯的軍隊開始折向東南方行軍,在山林間的小道上跋涉了幾天之后,見到了又一條比較大的河流。
多布拉河是它的名字,聽卡爾息彭帕斯說:這條河是庫帕河的支流,會在瓦里多西北面十幾里遠處匯入。
馬克西姆斯軍隊從水淺處渡過河,繼續向東南方向行軍,幾天之后,他們再次看到一條比較大的河橫亙在前方。
這是姆雷日尼察河。
聽卡爾息彭帕斯說,姆雷日尼察河只是經過瓦爾多西的另一條河流科拉納河的支流,但在馬克西姆斯的眼中,這條河的兩岸比之前途經的庫帕河要平坦廣闊得多。站在高處,向西南方的河流上游望去,成片的房屋和農田密布在兩岸,村落一個挨著一個……
這時,克利奧布羅塔斯也要告辭而去,因為他要去向阿爾迪伊大首領親自匯報結盟和購地的事情,而大首領所在的主寨就在往西南十幾里處、姆雷日尼察河東岸。
阿爾迪伊部落只有一個大寨,就是大首領所在的聚落。每當大寨中的人口過多時,就由寨中的貴族帶領部分族人,前往其他地方建立村落。一旦村落發展得不錯,該貴族就能成為部落長老的候選。
阿爾迪伊部落的大首領主要是世襲,部落長老常設五十人,原先由200多個村落的貴族參與競選,每三年一次,不過現在200多個村落已經縮減到不到60……
這些都是馬克西姆斯在路上與卡爾息彭帕斯閑聊時得知的,現在隊伍中只剩下兩名使者,一個是卡爾息彭帕斯,一個是布多卡巴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