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糧草,劉招孫便不用
再去歸圓寺找老和尚反向化緣,也暫時不用向開原大戶磨刀霍霍,三千戰兵終于有了喘息之機。
清理完戰場后,劉招孫立即開始著手進行戰兵重組,這也是當務之急。
匯集開原的近三萬明軍,經過此次血戰后,除潰逃不知去向者、劫掠被斬殺者、重傷不治者,剩下的,只有三千七百多人,可謂十不存一。
幸存的這三千七百多人,除了后來加入的狼兵,絕大部分人都是從渾江血戰便追隨劉招孫的老兵。
不說這些兵各個都是百戰余生,經這數次血戰之后,從他們中間隨便挑出一個,都可當為先登勇士破陣殺敵。
所謂強軍,不過是軍隊在艱苦訓練的基礎上,一次次取得作戰勝利,不斷積累戰爭經驗與勇氣信心。一支總在打敗仗的隊伍,即便裝備精良,兵多將廣,也無法稱之為強軍。
這也是在軍事上,清軍越打越強,明軍越打越弱的原因之一。
經過這數次血戰后,這些精銳對劉招孫已是唯命是從,各人早已將劉參將當做是他們的精神支撐。
由于此戰之后,各營把總傷亡殆盡,軍隊都被打亂,編制不齊,劉招孫決定重新調整,增設千總級軍官。
全軍整合為三個千總部,各設千總一名,副千總一名,千總訓導官一名。劉招孫自領第一千總部,兵員一千五百人;原戰兵營把總王二虎任第二千總部千總,領兵六百人;原戰兵營把總鄧長雄任第三千總部千總,領兵六百人。
組建騎兵營,兵額定三百人,由遼鎮三十六騎及原南兵騎兵營組成,薊鎮把李昱辰任副營官,營官待定。
組建山地戰兵營,兵額六百人,白桿兵千總秦建勛任營官,狼兵榮頭強任副營官。
設情報司,兵額暫不確定,由各營夜不收、戰兵、遼民之中招募,裴大虎任司長,劉招孫最后強調,情報司不歸于軍隊系統。
此外,劉招孫的心腹家丁共計三十二人,被編進參將大人的中軍衛隊。
為了淡化家丁色彩,劉招孫還破例招募二十名難民,編入中軍衛隊,這二十人不僅功夫了得,而且一路追隨,將參將大人奉為神明在,忠誠度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劉招孫隱約也有些擔心,這
樣以來雖淡化了家丁影響,恐怕會強化宗教色彩,加強個人崇拜,最后搞出個的怪胎來就麻煩了。
他又安慰自己,這世上哪有完美的體系只能靠后期不斷修補。
太祖皇帝當年創建衛所制度,初衷是要不花費國家一兩銀子而養育幾百萬兵,沒想到幾十年后,衛所制便開始走向崩潰。
朱元璋那么聰明,都不能一勞永逸解決全部問題,何況是自己呢。
注
1麋餅,用麋末作餅,投沸湯和為餅,厚一分。候冷,切作棋子,曝干,收貯。如在營寨內,以湯沃而食之;如路行及戰陣中,干食之,味美不渴。余于雜餅、皺飯、并制如常法,惟曝極干,令可齊持及久。,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