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許諾城中各族貿易,而不去斬殺那些女真、蒙古人這便能以華變夷”
劉招孫沒想到熊廷弼早知此事,點頭后又搖頭。
“大人明鑒,遼事大壞,表面在清河、撫順之敗,在遼餉匱乏,客兵難繼,其實是在衛所,在鄉野,在州城以下,這些地方,皆被建州女真滲透的千瘡百孔了,而這才是遼東根基,”
“南北一十三省,衛所,皆已糜爛,遼東更是如此,莫非你想重整遼東衛所這恐非易事,”
劉招孫知道此事極為艱難,所以才要熊廷弼幫忙,于是繼續道
“太祖之制,衛所本已十分完備,只是后來縉紳土地兼并,衛所軍將私肥,所以才一步步變成這樣,”
“末將無力改變遼東衛所,不過開原轄內的三萬衛、遼海衛、鐵嶺衛,尚有一線生機,可交由末將整頓,經略若能支持末將,便”
熊廷弼沉默不言,他以為劉招孫是要重新分田,和開原周邊縉紳土豪為敵,這是要飛蛾撲火,自取滅亡。這事在我朝
也不是沒人做過,不過這些人下場都不怎么好罷了。
劉招孫抬頭望見熊廷弼面露為難之色。
“經略大人,”
劉招孫語速放緩。
“遼事恐繼續敗壞,末將以為,照此下去,雖有開原慘勝,遼沈怕也是不保,”
“末將愿堅守開原,立于外番之中,以圣人之言,教化蠻人,徐徐圖之,以三千虎賁,秣馬厲兵,若后金有變,再言掃穴犁庭,”
“不過在此之前,還望經略全力支持開原,無懼流言。”
熊廷弼閉上眼睛,剛才聽劉招孫說遼餉之弊,整頓衛所,覺得有些道理,什么教化蠻人,立于包圍之中,等后金有變,就是天方夜譚了。
“哦,如何推行教化,教建州女真人讀論語尚書還是把他們金錢鼠尾辮剪了”
劉招孫尷尬一笑,解釋道
“大人,教化也不只誦讀四書五經,科舉考試,培育民風也是教化所在,遼人驍勇善戰,絲毫不遜于建奴,只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戰,若能因勢利導,便是源源不斷的兵源。”
“如何因勢利導”
“以情,以利,以勢,”
“末將觀遼東漢人,愿為包衣奴才者,還是少數,十之二三而已,人皆有羞恥之心,漢家男兒為何委身奴賊此為情。”
“開原毗鄰蒙古,海西,乃是北地最大的馬市之一,各族雜居,商貿繁榮,往年獲利豐厚,可惜都讓遼鎮占據,揮霍他用,如今開原貿易,末將可掌控一部分,以后鯨吞蠶食,借商貿之力,以華變夷,此為利,”
可從內省增添人丁填遼,許以優惠之便,減免部分賦稅徭役,如湖廣鄖陽等地,人多地狹,流民眾多,若能援遼,此消彼長,還有興文教、重科舉,尚軍功,此皆為勢。”
提到科舉時,熊廷弼身體微微前傾,劉招孫知道他對這個頗感興趣,于是繼續道
“如大人所知,遼東未設布政司、按察使,往年科舉,只有科考,并無鄉試,”
熊廷弼微微點頭,他在遼東多年,對科舉之事亦很是頭疼,很多文官將遼東視為荒蠻之地,寧愿去陜西貴州這樣的窮苦之地,也不想去遼東。
“遼東考生須前往附近山東考試,舟車勞頓,甚為不便。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