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間,朝廷雖允許遼東考生前往順天考試,然而路途也不近,科舉不興,便斷了許多遼東讀書人的晉升之路,加劇了他們投靠建奴,朝廷須留意焉。”
劉招孫還要說下去,天色不早,經略大人便讓他改日再說,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劉招孫知道熊廷弼苦衷,便不再多言。
兩人下了城墻,一路回了參將府,楊鎬已讓人準備好了晚宴。
宴席之上,熊廷弼坐在首位,開原兵備道、備御都司文官們死了大半,兩位指揮使又不敢坐在劉招孫上首位置,楊鎬便和熊廷弼相鄰。
兩位遼東經略在一起,相顧無言,熊大人自從下午和劉招孫一番長談后,再無羞辱楊鎬的念想。
經略大人越發感覺到,他這次經略遼東,就是來給皇上背鍋的,他離開京師時,皇上沉疴不起,纏綿病榻已有數日。
熊廷弼注重實干,鄙視虛談,又剛愎自用,這些年開罪了很多同僚,從湖廣到京師,從兵部到蕃王宗室,到處都有想彈劾他的人。
上次毆打武庫司主事,便有言官參他桀驁不馴,還有人把他比作霍光之類,稍有權柄便要壓迫同僚,建議皇上殺之以絕后患。
熊廷弼也不上書自辯,只是負氣說,若皇上不信任自己,便辭去這經略職務,搞得萬歷很是難堪。
經略大人深知,如今皇上時日不多,等新皇登基,他的遼東經略便可能結束,而且搞不好還要搭上這條老命。
熊廷弼思慮良久之后,終于決定,趁他在遼東權柄在握,要好好支持這位不矜名節,只為成事的真名士。
熊蠻子雖性剛負氣,容易沖動,不過今日一番游歷巡視,已經讓他篤定劉招孫非池中之物。
此子不僅殺伐決斷嚴明治軍,用兵謀略頗有章法,更難能可貴者,還心懷天下蒼生,順天應道,不以華夷之辨濫殺遠人,不矜名節不慕名利,大有古君子之風。
這些,便絕非那李成梁之流所能比。
想了很久,熊廷弼楚人的犟脾氣上來,撫掌大笑,心道
“罷了,罷了,遼事如此,遼鎮誤國,京師一群鼠輩只知掣肘,老夫不忍遼東淪喪,便讓這后生放手一搏吧。”
一眾文臣武將在劉招孫帶頭下,舉杯換盞向經略大
人勸酒,熊廷弼喝得酒意闌珊,一時豪氣干云,又和劉招孫聊了些遼東舊事。
杯盞狼藉,曲終人散,經略大人喃喃自語
“劉招孫,我熊廷弼能信你,這大明,誰又能信我呢”
注
1“每應手而抽一弓,弓輒斷,取一箭,箭輒半截,驗一刀棍,而刀不能割雞,棍不能擊犬。堅甲、利刃、長槍、火器喪失俱盡,今軍士所持弓皆斷背斷弦,箭皆無翎無鏃,刀皆缺鈍,槍皆頑頽,甚有全無一物,而借他人以應點者,又皆空頭赤體,無一盔甲遮蔽。”熊廷弼集遼左大勢久去疏
2“披長厚甲昔,執長矛及長柄大刀戰於前,披輕網甲者持弓箭從后射之。所選精兵騎馬立於他處觀之,見有不勝,相機助戰。故每戰皆能取勝。”滿文老檔第四冊
3題熊侍御疏牘敘寶日堂初集卷十一張鼐,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