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孫見茅元儀旁邊坐著個頭發灰白的鐵匠,見幾位上官滔滔不絕,他喉頭蠕動,幾次想要說話,劉招孫便對他道
“這位老匠頭怎么稱呼”
那工匠聽見總兵大人向自己問話,連忙起身離開座位,就要給劉招孫叩拜行禮。
“老人家坐著說話”
茅元儀看那匠頭一眼,老匠頭這才小心翼翼坐下,拱手對劉招孫道
“回大人,小人叫個雷有材,是沈陽的匠頭,上回茅老爺花錢給咱贖了匠戶,帶著幾十個鐵匠,跟著茅老爺來開原了。”
劉招孫看茅元儀一眼,對他點點頭,示意他做的不錯。再看這雷匠戶,五十多歲人,身材還像個二十多歲的后生。
“雷匠頭,你覺得這火繩槍改為燧發槍,具體需要作哪些改動”
雷有材朝劉招孫拱拱手,這才道
“若是要說燧發槍研制,剛才兩位大人已經說的很好了,要想讓打火更好,要增加一個陰機。大人請看,在這里。”
雷匠頭邊說,邊用手指指向桌子上的圖紙,劉招孫順著他手指方向看了下,微笑點點頭。
茅元儀畢竟是雷匠頭上級,聽雷有材說完,覺得有些紕漏,連忙補充道
“聯動的機括要認真核對,保證在開火門蓋的時候能讓龍頭及時落下,擊發燧石,火門蓋開早或者開晚都不行,其中關竅,需要工匠在實際中多次反復研究。”
劉招孫聽他說完,點了點頭,茅元儀平日心思都用在火器之上,也是難得,于是又問起他紅夷大炮的制造進展。
紅夷大炮雖威力巨大,命中率驚人,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概括來說
長于攻城,拙于野戰。
紅夷大炮發射效率不高,據說同時代最熟練的歐洲炮手,也只能做到兩分鐘一發,且炮體笨重,無法迅速轉移陣地。
雖然這種火炮有很多缺點,劉招孫還是想造一門出來,開原很快就要陷入重圍,有紅夷大炮在,便很有可能復制圓嘟嘟歷史,一炮干掉努爾哈赤。
茅元儀用的是傳統的泥塑造炮法,就是用泥巴做成模具,倒入鐵水,鑄成火炮的各個鑄件。
這種泥模雖造價低廉,不過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倒入鐵水冷卻后,鑄件表面就會特別粗糙。
須知,炮膛的精細程度,直接關系到炮彈發射的距離、方向,這種泥塑炮膛,內壁本來就很粗糙,炮兵在實際操作中,若是火藥配量再出點問題,就很容易發生恐怖的炸膛。
劉招孫對紅夷大炮制造多少了解一點,他知道這炮極易炸膛,只有從鑄造工藝和鑄造材質上進行改進。
鑄造工藝極為復雜,一時半會兒也沒啥提升空間,劉招孫不懂鑄造技術,便只有從鑄造材質著手。
建議茅元儀采用銅鐵混合法鑄造,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鐵和銅的熔點不同,在鐵胎上澆筑青銅,銅冷卻后,可以通過熱脹冷縮,來壓緊里面的鐵胎,起到加固抗壓的作用,這樣造成的炮,比純鐵炮要堅固,又比銅炮成本便宜。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是熟鐵芯和生鐵外壁結合,據說效果比銅鐵結合更好。
劉招孫只能一些理論性知識,至于具體怎么鑄造,要得靠工匠們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