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應乾說著,伸手又要去摸馬匹鞍具上的神火飛鴉,被劉招孫阻止。
在宋應星的設計下,開原工坊對石雷進行了升級。
工匠們將之前的石殼換成了木制結構,增加了一個木制手柄,增加了內部火藥容量,還加了一個類似燧發槍的轉機,將原來點燃改成了拉發引爆。已經具備了一些現代手雷的特征,簡單來說就是
爆炸后真的可能會炸死人。
總之不再是原來那種重達三四斤重根本扔不出去,偶爾扔出去隨緣超度敵人的殘次品。
與石雷類似,茅元儀他們對神火飛鴉進行了改進。
簡單來說,新設計的火箭體型更大,火藥更足,飛行距離更遠,可以達到三里,足以和紅夷大炮媲美,當然威力要比后者小很多。
最重要的是,火箭的射擊精度得到了極大提升。
至少不會再有點燃之后火箭立即掉頭一百八十度射向發射者的詭異狀況發生。
劉招孫耐心給康應乾介紹工坊的各種新式武器,從神火飛鴉講到了地雷炮,再從燧發短槍講到輕型虎蹲炮。
康應乾聽了一會兒便失去了興趣,不管是能擊穿雙層鎧甲的燧發短槍還是射程更遠威力更強的虎蹲炮,都不能引起這個文官的興趣。
康應乾擺擺手,將手中的燧發短銃放下,又想起了開原好兄弟喬一琦,忍不住問道
“劉總兵,這次你們準備用紅夷大炮一炮打死黃臺吉,老夫怎么覺得這事情未免太過于荒誕”
劉招孫和康應乾勒馬徐徐前行,無數精騎從他們身邊掠過。
“在薩爾滸時,后金一箭射死杜總兵,在后來,建奴一箭射殺張獻忠,這是不是荒誕”
康應乾知道薩爾滸戰事,不過他卻并不知道張獻忠是何人。聽劉招孫此話有些道理,也不再多問。
鐵嶺距離沈陽的官道,約有一百四十里路程,即便是開原兵有鋼鐵一樣的意志,步兵也不可能一天內走完全程,后世某軍飛奪瀘定橋,晝夜行軍一百六十里,已經是人類身體極限。
劉招孫不準備拿自己的戰兵性命冒險,去挑戰這個極限。
長槍兵需要攜帶長槍鎧甲等裝備,盡管有大量輔兵幫助搬運鎧甲,一晝夜走完一百四十里路程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劉招孫不準備讓士兵以極度疲憊的狀態去攻擊十倍于己的敵人,他計劃行軍一百里,在距離沈陽四十里左右的小蔡臺子村休整,擇機對沈陽后金軍發動攻擊。
然而大軍一旦接近沈陽,就很難做到完全保密,所以他決定親率騎兵五千人,對后金兵發動攻擊。騎兵與步兵之間的間隙約在兩個時辰。
行軍時除了輜重糧草,每人還要隨身攜帶炒黃米二升,一升碾為碎末、一升另包;還有一升五合面粉,其中五合做成香油蒸餅,五合做炒面用燒酒浸曬,五合做炒面用鹽醋浸曬,各自包好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