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要拼死一戰,忽然從戰兵大陣那邊傳來奔騰馬蹄聲。
一隊葉赫精騎及時趕來增援,十幾個葉赫騎手嫻熟的操縱馬匹,快速接近目標,用腰刀劈砍那些轉身逃走的正紅旗弓手。
金虞姬拄著根斷槍,踩著路上的積血,一步步往坡頂爬去。
通往金鼓的短短百步的路程,金虞姬走得痛徹心骨,每往前上一步,都感覺肩背傷口撕裂般的疼痛。
她走了幾十步,停下回望沈陽城,耳邊風聲烈烈,土坡正對面的沈陽東門,正在源源不斷涌出背插黃色小旗的甲兵。
“兩黃旗出動了。”
金虞姬喘了口氣,腰身早已香汗涔涔,她手指輕撫肩膀,一陣鉆心的痛席卷全身,再看時,手心全是血跡。
“沒事,等擊敗兩黃旗,建奴就完了,官人真要滅后金了奴家要看見”
她將血淋淋襻膊取下,又重新綁好,拄著斷槍,繼續往坡頂走去。
一縷血珠順著金虞姬肩背緩緩流淌,匯入遠處一片煙霞。
她終于登上坡頂。
金鼓前倒著那個被箭射死的鼓手,他手里還緊緊攥著把血紅色的鼓槌。
金虞姬取了下,鼓槌在他手中竟然紋絲不動。
環顧四周,地上還有兩把鼓槌,金虞姬俯身拿起兩根沾滿人血的鼓槌,走到那面比她還要高的金鼓前。
金虞姬回頭望向沈陽東門,突入到車營附近的開原戰兵,被潮水般涌來的兩黃旗甲兵團團圍住。
最后兩千五百個紅色鴛鴦戰襖匯成奔涌的血海,義無反顧的朝同樣傷亡慘重的兩黃旗大陣撞去。
紅黃兩色在渾河南岸擊撞成令人暈眩的色彩,這些雙方最后的精銳,發出令人震驚的喊殺聲,如滾雷般沖入云霄。
一丈七尺的總兵令旗像根細細的紅線,在兩里之外的戰場上屹立不倒。
距離總兵令旗幾十步外,一個鎧甲鮮明的將領,冒著箭雨,不知疲倦的在大陣前策馬狂奔。
金虞姬最后一次眺望劉招孫。
她回憶起在漢城時看過的秦王破陣樂樂譜。
低緩的鼓聲在南岸響起。
蒼涼的旋律,低回婉轉。
金虞姬仿佛看見
后金兵所到之處,村落空虛,滿目瘡痍,“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飽受戰爭之苦的遼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鼓槌忽然加速,朝向鼓邊擊打,一鼓作氣的鼓點緊急有力,最后一氣呵成為秋風掃落葉。
秦王李世民親冒鋒鏑,深入敵陣,眾將士奮勇殺敵,終于將敵軍擊潰。
金虞姬背上的箭傷崩裂開來,鮮血浸染麒麟紅袍衣袖。
“咚咚咚”
雄渾急促的鼓聲響徹渾河兩岸,響徹方圓十里。
兩岸無數雙眼睛同時望向土坡上跳躍的紅色身影。
浙兵、開原兵同時發動沖鋒。
戰至最后一人的毛文龍望著橋上死去的遼鎮兄弟,揚起崩壞的重刀,朝向那個殺人最多的刀疤臉包衣砍去。
江流兒踏著鼓點將長槍刺向丁碧背影,身后一個遼人攥緊了拳頭。
劉招孫回望土坡,看到了正在燃燒生命的金虞姬。
他舉起左手壓了壓鐵盔帽檐,揚起雁翎刀指向對面陷入恐慌的兩黃旗大陣。
“殺建奴”
1宋代的一種掛在頸項間,用來摟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宋百馬圖中馬夫“宋人記廚娘事,用銀索襻膊進行烹調。可知它是宋代勞動人民為便于操作而發明的通用工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