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四十七年十月二十。
沈陽城東,七星山山麓。
滿身污泥的劉招孫揮舞鏟鎬,在黑土地上拼命挖掘。
渾河血戰中戰死的一萬八千多明軍英靈都將在此長眠。
時間倉促,人手不夠,他們無力準備上萬副棺材。
戰死的士兵,只能用席子或鎧甲裹住尸體,埋入墳丘。
馬革裹尸真幸事。
熊經略被建奴斬殺后,尸骨無存。
劉招孫手捧熊廷弼生前佩戴的鎧甲和尚方寶劍,低聲吟唱挽歌,一步步走向墓地。
“奈何橋,奈何橋,七寸寬萬丈高;
大風吹來搖搖的擺,小風吹來擺搖搖;
有福之人橋上過,無福之人摔下橋。”
兩個衛兵扛著一丈四尺的黑底黑字招魂幡跟在劉總兵后面,后面跟著兩個衛兵拋灑紙錢。
山麓茅草屋邊,靠著兩桿招魂幡,劉招孫踩著梯子爬到屋頂。
他從康應乾手里借過一件沾滿血污的鴛鴦戰襖。
鴛鴦襖的主人,此刻正靜靜躺在七星山山麓的某處墓穴中。
劉招孫面朝北方,揮舞鴛鴦襖,疾聲高呼
“白桿兵白桿兵白桿兵歸去來兮”
“戚家軍戚家軍戚家軍歸去來兮”
“開原軍開原軍開原軍歸去來兮”
“遼鎮兵遼鎮兵遼鎮兵歸去來兮”
招魂之聲漸漸傳遠,天凈風干,渾河無言。
劉招孫站在屋頂遠眺,渾河兩岸的戰場上,無數魂靈掙脫苦難深重的大地,向天上飛升。
他看見了毛文龍,看見了李昱辰,也看見了彭勇。
最后,他看到了土坡上舞動的金虞姬。
“歸去來兮”
三千多個戰兵和遼民跟隨宣武將軍一起高呼,聲震天地。
劉招孫踩著梯子緩緩茅屋頂爬下來。
康應乾接過鴛鴦襖,還給它的主人,蓋在了一個渡河戰死的镋鈀手身上。
一隊隊遼鎮家丁過河后便很快退回北岸。
他們將南岸情況告訴正在焦急等待的遼鎮老爺們。
這時城東傳來劉招孫招魂的吶喊聲。
聽到說沈陽城下有幾萬具后金兵尸體,又聽到幾千人齊聲喊出的歸去來兮。
遼鎮參將總兵掂量了下自己的斤兩,立即離開渾河戰場,轉身去北岸山坡追殺那些被八貝勒拋棄的后金傷兵。
安葬完渾河血戰死去的將士們,劉招孫決定盡快離開沈陽,返回開原。
遼東總兵李如楨被遼民殺死了,李家在遼東的統治徹底結束。
鐵嶺參將丁碧被憤怒的遼民咬成了碎片,殘余家丁在被斬殺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