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公爵極少,侯爵也不多。
從英宗開始算起,公爵侯爵不足百人。世襲,外戚之外,皆是都是軍功建立仇鸞、石亨等人不算。
有軍功才能封爵,便是徐階、高拱、張居正、申時行、沈一貫、方從哲這樣的宰輔,也沒有爵位。
劉招孫率大軍一戰薩爾滸,力挽狂瀾于渾江;二戰開原,振奮遼東;三戰渾河,掃滅建奴。
三次大捷,封侯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這裂土是什么意思
莫非皇上要將遼東封賜給自己。
不過劉招孫很快否定了這個念想。
據他所知,大明好像從沒有過封賞異姓侯王領地的先例,除了云南沐氏。
卻聽袁應泰接著道。
“劉總兵,本官此行,主要還是為核驗軍功,圣旨要等司禮監王公公派人來宣讀。”
袁應泰口中的王公公正是司禮監秉筆王安。
歷史上,此人對魏忠賢有提拔之恩,天啟初年,魏忠賢得勢后便將王安殺掉,驅逐王安的全部黨羽。
劉招孫的出現,讓兩個太監之間的斗爭更加激烈。
作為當事人,劉招孫不認識王公公是哪個,更沒覺察到危險正在向他逼近。
袁應泰等人當日便進駐沈陽城中,住到了原遼東經略官邸,標兵營兩千人駐扎于南門甕城。
一連數日,袁經略都和幾個遼鎮將官在城中視察,期間到過一次北門甕城,陰沉著臉觀看開原軍操練。
十一月初八這天,劉招孫率康應乾、鄧長雄、王二虎等開原重要人物,在七星樓宴請經略袁應泰、監軍何廷魁、崔儒秀、御史張銓等人,正式給他們接風。
七星酒樓位于沈陽城東北角的渾河旁邊,據康應乾說,是沈陽最高檔的酒樓。
眾人坐滿整整一層。
劉招孫所坐的位置,推開窗戶便能望見渾河北岸有名的七星塔。
再往北還能看到七星山,康應乾告訴劉招孫,若在傍晚,可憑樓遠眺波光粼粼的渾河,欣賞沈陽八景之一“渾河夕照”。
康應乾前些時日往來開原沈陽,短短時間,便對這沈陽掌故了解的頗為清楚,劉招孫自嘆不如。
穿越過來半年多時間,他很少出入這樣豪奢的場所。
倒不是因為缺錢,只是于心不忍。
自渾江血戰起,他便開始帶兵,客兵的窮苦超過想象,讓人觸目驚心。
劉招孫的所有精力都花費在打仗和湊軍餉上,連金虞姬這樣的絕色女子都沒空去碰。
補充一句,以后可能不同了。
前世性格本就寬厚,每當看到部下士卒凍餒,再看看還沒湊齊的餉銀,自然舍不會去這些地方揮霍。
不過在康應乾的點撥下,他還是按照官場規矩,包了個兩百兩的紅包給經略大人。
除了給袁經略紅包,給監軍何廷魁和崔儒秀各送一百兩,給御史張銓送了一百兩,給標兵營一個姓樊的參將送了五十兩銀子,兩位來隨行遼鎮將官,每人也給了五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