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之上,白楊鉆天、垂柳蔽日,蒼松一年四季郁郁青青,桃花、杏花,還有那白皚皚的槐花盛開,空氣里漾起撲鼻的馨香,蜂蝶起舞,雀鳥歌唱,風景宜人。
然而礦井之下,卻是巷道異常狹窄,宛若地獄。
很多地方僅容一人爬行,采煤工幾乎直不起腰來。沒有通風設備,全靠自然通風,巷道里又悶又熱,煤塵飛揚,就像一個大蒸籠。
俘虜們光著身子干活,因為只要揮舞十字鎬,要不了多久,就會汗流如雨、全身酸痛,呼吸困難。
當然,沒人敢隨便昏倒,因為昏死之后,就會被當成死人丟進“萬人坑”。遼東各地礦廠邊就會有一個或兩個“萬人坑”。剛開始的時候,礦工死后,大齊民政官還給一個薄棺材,后來兩人一個,再后來直接扔掉完事,甚至把重病纏身不能勞動但尚存生息的俘虜也扔進去
礦場規定,為防止瓦斯爆炸,只有工人上下井時才點點燈,采煤時只能摸著黑干。
每個工作面只有锨頭、麻包、鐵鎬、“蛤蟆”錘子、釬子、筐頭等。
此外,巷道因為常年積水,沒有也不可能給他們準備排水機械,所以俘虜們只能站在水里干活通常下礦三天后,小腿以下就會腐爛潑破皮
佛朗西斯科聽說,礦工們每晚躺下前必須用秫秸把腳指頭隔開,否則次日就會粘到一塊
太初元年六月二十八日,
經過深思熟慮后,劉招孫決定將皇位禪讓于太子劉堪,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武帝。
劉招孫的決定是明智的,畢竟劉堪已于去年稱帝,若是因為自己戀權而廢除,那就不免太過兒戲。
武定皇帝先給群臣下了一道圣旨,大致是說,為了區別于唐宋兩代禪位的帝王唐高祖李淵,宋高宗趙構,群臣必須詳細議定禮儀流程,絕不可“禮無所采”。
這次禪位大典也成為窮兵黷武的劉招孫,為自己舉辦的一次奢華無比的政治告別儀式。
當然,武定皇帝并沒有因此放權,只是幕后操縱。
禪位詔書下達后,朝廷吉定儲位,以今年為太初元年。
禮臣商定好禪位大典的禮節并詳細訂立流程。
首先在禪位大典前,派遣官員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并在大典當日有司各部設立,禮儀法規,儀仗鹵薄,具體如下
在太和殿設太上皇御座,正中設寶案,大殿左右設長條大幾案,在寶案稍南,東西兩側擺放。大殿東楹另設詔案,西楹設表案,南北擺放,大殿一進門設嗣皇帝劉堪的拜位,并鋪設拜褥。
殿外,在太和殿丹陛中設黃案,殿前陳儀仗鹵簿,太和門外設步輦。午門外依次陳設五輅、馴象、仗馬、黃蓋、云盤等大駕鹵薄。太和殿檐下設中和韶樂,門外丹陛大樂。
大典開始前,內閣學士錢謙益奉傳位詔書陳列于大殿內的東案,禮部官員陳列賀表于西案,大學士等前往乾清門請皇帝御寶擺放于大殿內的左側幾案。
宣布完畢后,將表詔放回原案,退出。
贊禮官贊“興”起身,嗣皇帝劉堪因為年幼,由首相康應乾代替退再次立左旁大殿西側。
大學士錢謙益、侯詢二人在太和殿御階前跪下,左側大學士請皇帝御寶,跪奉太上皇帝。
太上皇帝劉招孫親自把御寶授予新皇帝,皇帝跪受皇帝之寶。然后將御寶交給右側大學士,大學士跪接御寶,將其陳放于大殿右邊的幾案之上。
新皇帝前往拜位,樂作,贊禮官贊唱“跪跪下,叩磕頭,興平身,康應乾代劉堪率群臣向太上皇帝行九叩禮。
贊禮官贊“退”,樂止,禪位大典禮成。,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