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南京時,襄陽之戰已經結束,齊明雙方正在徐州議和,海賊王前腳進南京城,后腳就被阮大鋮派人逮拿,直接送往徐州
從此鄭成功和他父親分道揚鑣,聯合叔叔等人堅守東南之地。
而鄭芝龍的命運,和那位清國皇帝杜度完全一樣
鄭成功率殘部堅持抗齊,齊國多次招攬,并承諾高官厚祿,然都被鄭氏拒絕,直至后來鄭成功收復臺灣,以臺灣作為抗齊根據地,直到病逝也沒有投降
當然,這都是后話,未來將展開詳細敘述。
武定皇帝望向前來投誠的福建總兵鄭芝龍,當著一眾南明使臣的面,充滿誠摯對海盜頭子道
“朕的為人,鄭總兵是知道的,當年東征倭國,朕與你并肩作戰,這才擊敗了德川氏,只要你真心悔改,迷途知返,哪怕以前犯過彌天大錯,也可既往不咎,就像朕對反叛大齊的建州首領杜度,”
劉招孫說到杜度這兩個字時,聲音明顯有了些變化,他停了下來,環顧四周,慈父般溫暖的目光從鄭芝龍身上移開,望向帝國情報頭子章東。
章麻子滿臉兇殘的表情立即變成恭順之態,上前一步,低眉順目,等待太上皇命令。
“杜度現在如何了活得還好嗎”
章東心領神會,連忙道“回陛下,自從上次乘坐熱氣球后,杜度頭不痛了,腰不酸了,老寒腿也好了,早早回了沈陽,皇帝封他做安樂公,他現在每日在沈陽優哉游哉,天天逛窯子,日子別提過得多舒服了。”
武定皇帝笑著點點頭,杜度這會兒確實還沒死,不過安樂公是假的,優哉游哉也是假的,大清皇帝這會兒應當還在某處工坊試驗帝國新式武器如測試米尼彈最大射程,地雷炮殺傷半徑等。
佛朗西斯科和金尼閣也為太上皇的仁慈寬厚背書,稱贊大齊太上皇是比凱撒還要寬厚偉大的君王,一時之間,大殿之上各種彩虹屁不絕于耳,直把劉招孫說成了堯舜再生。
鄭芝龍聽眾人這么說,再看黃公輔路振飛等人也面露欣慰之色,便知自己投降齊國這步棋算是走對了,想起從福建漳州臨行之時,年紀尚幼的鄭森百般勸阻,甚至以斷絕父子關系威脅自己,不讓自己前往齊國。
“還是太嫩了啊,這次回去一定好好教訓教訓這小子,讓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老成謀國”
鄭芝龍之所以篤定劉招孫不會拿他開刀,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熟悉劉招孫的為人。在鄭總兵看來,劉招孫為人善謀寡斷,常有婦人之仁,當年赫圖阿拉之敗,開原叛亂,宋應昇出走,鄭芝龍都是知道的。更重要的是,齊國草創,大災過后,百廢待舉百業待興,京畿、中原、江淮還有數百萬百姓等著太上皇救濟,南北運河交通已經斷絕,海運在未來將起到重要作用。
從這個角度上說,齊國離不開鄭氏,因為鄭芝龍和他的家族,差不多壟斷了東南沿海三分之一的海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武定皇帝必須得依仗鄭氏,然而兩個變量讓這場東亞海陸兩大最強力量聯合化作泡影。
首先,得益于齊朝田畝制度在各地的強力推行,大齊能最大限度的攫取占領區的各項資源糧食、兵源、輿論等,在消滅了足夠數量的土豪劣紳、中層富戶后,人地矛盾基本得到解決,各地商貿由商會壟斷,百姓日常所需皆由農會、商會統一供應邊遠地區的“叛民”也被清除,從而降低了供應成本,總之,到太初二年,在帝國核心統治區山東、遼東,已然形成了經濟內循環,對江南、東南的貿易需求大大降低。
鄭芝龍不過區區一海盜,以他的三觀和認知水平,當然無法理解武定皇帝這兩年在大齊各地做過的事情更不敢相信劉招孫會這么狠。
第二點,其次,和原本歷史上一樣,在鄭芝龍宣布將要歸附齊國后,鄭氏海盜家族立即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雖然鄭氏集團原本也不怎么
團結,鄭芝龍以前的老部下幾乎散去大半,身邊只有幾個老海賊跟隨,直接導致他投降后的作用大大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