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三十二年,康應乾進士及第,先后在陳州、京口等地為官。
萬歷四十六年監軍遼東,萬歷四十七年奔赴薩爾滸戰場,在遇到穿越者后,康應乾的命運開始發生重大改變。
泰昌年間,康應乾在遼東,已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崇禎初年,隨著開原軍勤王入關,康應乾與平遼侯一起加官進爵,位極人臣。
武定元年,康應乾晉升大齊首相,旋即達到權力巔峰。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康應乾得勢后,廣平府雞澤縣的康家老宅立即重新“翻修”,房屋從原先的三十多間擴建至三百間,四重院落,院內有捧日樓、純忠堂、康首相公祠、文昌閣、金剛散亭、大學士府等。
翻修工程所需費用全部由廣平府知府、雞澤縣知縣老爺們承擔,不僅如此,幾位老爺還親自蒞臨工地監工,廣平府知府張應魁親自給康府牌匾題詞,認了康應乾八十多歲的父親為干爹。
本地豪紳富戶、達官顯貴對康家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從萬歷四十七年開始,每到過年前后,雞澤縣便會涌進來大量外地口音的師爺幕僚,這些都是從遼東山東過來送禮的開原官吏。
明末齊初著名文人孫雨菱曾路過雞澤縣,這樣形容康府
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簾卷蝦須,毯鋪魚獺,鼎飄麝腦,屏列雉尾。說不盡的金碧輝煌,燦爛奪目。
不過這一切繁華景象,在康應乾失勢后很快化作泡影。
早在康應乾被太上皇猜忌,罷去首相職位時,知府張應魁便命令雞澤知縣李魯生封閉了張府所有出入口,說是防止罪臣家眷攜帶細軟金銀逃脫。
于是,康家大小數十口人來不及退出,被鎖在了門內。
在得知康應乾被逮拿下獄,遭受蓑衣衛審判后,永平府的大小老爺們,個個如同餓狼們一般,不等武定皇帝詔令,便迫不及待沖進康府,開始抄家,從封門到抄家,中間相隔了半個月時間。
半個多月下來,康府中有些人活活餓死,一幕人間慘劇呈現在世人面前康家老小婦孺,有17人餓死在府里,有的尸體已被餓紅了眼的家犬吞噬殆盡。
根據大齊律法,官吏被抄家,通常只有三條罪狀一謀反,二叛國,三奸黨。
康應乾的罪狀屬于哪一條呢不管他,誰讓康應乾在位時撈那么多銀子,現在失勢了,就成了待宰殺的羔羊,雞澤縣本來就不怎么富裕,現在好不容易來了這樣一條肥羊,不把康家油水榨干榨凈,這些父母官們又怎么能善罷甘休呢
而且這事兒得趁早,等到監軍、欽差之類的人物下來,人多眼雜,銀子就沒那么好拿了。
此時,康應乾被封賞四萬兩白銀,被太上皇恩準歸鄉的消息還沒傳回廣平府。
地方上這些饕餮搜查、拷問,不擇手段,逼康應乾的家人交出銀子。
康應乾的兄弟、侄子所有的財產都被搜了出來,廣平知府、雞澤知縣一共得到黃金三萬兩、白銀八十萬兩。
老爺們對這個數目還不滿意,繼續重刑拷問,非要康家人說出藏匿在外面的三百萬兩銀子,不追贓到三百萬兩決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