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皇帝也很有默契的每隔兩天給阮大鋮回一份圣旨,內容千篇一律且肉麻,很有點像后來雍正乾隆和封疆大吏之間的密折往來。
國之干城
有首輔在,朕安心矣
首輔何日回京
鎮江是什么天氣
鎮江楊梅熟了沒
何時能與首輔共飲梅酒
六月初,齊軍因南方梅雨,瘴癘濕熱,水土不服,駐軍于安慶城下,暫停東征。
獲知消息的阮大鋮欣喜若狂,以為神明襄助,立即派使者向齊國乞和。
直到連續三封書信皆泥牛入海,沒有得到回應,他才感覺后怕。
阮大鋮懷疑是徐州之變讓劉招孫對自己懷恨在心,他不敢再留在齊軍眼皮底下,遂宣布擊敗齊虜,凱旋東歸。
等回到南京,弘光皇帝立即給阮首輔加太師,蔭子中書舍人,賜銀幣、蟒服。
有好事者賦詩一首,嘲笑阮大鋮畏敵如虎,誤國誤民
“虜畏瘴癘歸思催,黃金紅粉盡駝回。鎮江六月無消息,昨日元輔報捷來。”
阮大鋮一直當翰林官,自然不懂軍事,民間訛傳他收取齊軍賄賂,什么珠寶十車,美人數十,所以才縱敵東進。這,當然是扯淡。
實際上,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司禮監王德化是這類流言的幕后推動者,因為阮大鋮在早期改革中,曾經得罪過中官和錦衣衛。
總之民間對阮大鋮罵聲不絕。
文人李慶曾這樣概括南明、北齊兩位首輔的不同命運
貪庸誤國,不殺人者,士英也;貪奸誤國,又思殺人者,阮大鉞也。
阮大鋮算不得奸臣,自宋代以后,中國沒有本性殘暴的皇帝,只有蒙蔽主上的奸臣。
奸臣是個萬金油,哪朝哪代皇帝推脫責任時,都能用上。
朱常瀛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作為末代皇帝,他十八年來一直努力,勵精圖治,比朱由檢還要朱由檢,最后時刻,他已瘦的不成人形。
可是,朱常灜的另一面是猶豫不決、志大才疏,身上幾乎沒有一個君王該具備的素質。
后世給他了悲情末代帝王這個人設,那么,關于明國所有的黑鍋,就只能讓阮大鋮左良玉這些人來背
六月初,阮大鋮被憤怒至極的弘光皇帝賜死。
不過,此時,南明也要完了。
廣德元年六月初六日,齊軍三大兵團,連同江南江西各部投降明軍,共十三萬人,攻破安慶,兵臨石頭城下。
此時明廷內外交困,各路援軍或被圍困,或在千里之外。
劉招孫遣降官入城,通知弘光皇帝,讓他仿照南唐后主投降宋太祖故事,主動歸降。
可冊封為違命侯,保全性命。
為讓朱常灜放心,劉招孫還特意讓使者帶上一位重要人物進一起城。
那人正是前明崇禎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現在的身份是大齊工部主事,他還有自己的封地和爵位。
這是齊國給朱常灜開出的最后也是最好條件。
7017k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