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漕工,衣食所系。幾十萬人家的生計,突然給奪了,自然會有人不平,會流血,會出人命此事棘手。我在外臣面前要表現得強硬,所以才輕描澹寫,不過事情做起來,卻不像我說的那樣容易。堪兒,你可想清楚了,真想主持廢漕之事”
“喬閣老生前曾與兒臣長談,講述當年血戰渾河情形,開原軍草創之際,父皇何其艱難兒臣再難,也難不過父皇當年,愿為父皇分憂”
廣德二年正月初一日,慈寧宮。
按照老家均州的習俗,這天清晨,劉招孫帶領全家人一起吃了頓餃子。
長公主劉雨霏趕在年前回了南京,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
兒女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心思,劉雨霏不愿再聽母后催促成親之事,吃了兩碗餃子,便和黛芙妮德川千姬兩個去御花園聽昆曲了。
金虞姬楊青兒對昆曲不感興趣,兩個太后拉上陳圓圓柳如是,四人湊齊一桌跑去側殿打馬吊。
偌大的慈寧宮主殿就剩太上皇廣德帝和幾個近侍。
劉招孫聽聞劉堪有意主持廢漕,就想勸勸小皇帝。
廣德二年劉堪主持的清丈畝,雖然最后順利推行,然而中間起了不小波折,蘇州暴亂,太倉死傷近千人,王衡裹挾一批縉紳逃亡倭國,總之結果不盡如人意。
劉招孫對兒子的執政能力并不懷疑,只是廢除漕運,茲事體大,可不比丈量一州一府土地那樣簡單。稍有不慎,結果就不是只死傷千人了。
“你有這份孝心,已是難得,廢漕之事,關系重大,你要三思。”
劉招孫抬頭望向旁邊侍立的東方祝,又對劉堪道
“大總管在臨清多年,他對運河上的事了如指掌,南北運河相差不多,你不如聽他說說。”
劉堪聽了父皇這話,目光炯炯望向東方公公,起身拱了拱手。
東方祝連忙還禮“陛下折煞小臣了。”
太上皇揮手,對兩人道
“廣德帝既然對漕事感興趣,大總管就給他細細講來,大齊幅員遼闊,兆億百姓,身為君王,博聞強識是必須的,術業有專工,以后你若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多向有經驗的臣下請教。”
“兒臣謹記。”
劉堪躬身領命。
東方祝又對小皇帝行了禮,抬頭瞟太上皇一眼,這才終于開始講述他所了解的大運河
天阿降臨
“前朝運河開辟之初,本為方便朱元章北伐運糧餉,后來是方便朱棣靖難,所以最初負責漕運的都是軍人,朝廷還單獨設置了漕運總兵官官職。正統四年,以濟寧為界,南北各設一名侍郎管理漕運,后由文官擔任漕運總督。宣德以后,實行文武雙軌制,至萬歷年間漕運總兵廢除,一切事宜均由文官負責。”注1
東方祝說到這里,停頓片刻,總結道“和前明官場一樣,在漕運上,也是文貴武賤”
劉招孫打斷公公,催促道“撿要緊的說,事無巨細,你想考策論啊”
東方祝尷尬一笑,連忙笑道“圣上明察秋毫,實不相瞞,這前明漕運的往事,都是臣前日詢問大學士,他給臣寫下來,臣背誦熟悉的。”
“錢謙益”
東方祝連連點頭。
旁邊劉堪卻是聽得聚精會神,琥珀上來獻茶,他都沒有察覺。
劉招孫敲敲茶幾,催促道“好了,繼續說,撿要緊的說,說漕軍。”
東方祝答應一聲,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