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人喜出望外,道“陛下得到的是何天書”
“太乙金華宗旨第二卷。”
眾道驚詫“莫不是呂真人的殘稿”
“正是。”
眾道嘖嘖稱奇,太乙金華宗旨乃是道家寶藏經典,傳聞說得第二卷者,可變化不測,超離凡界。
張一行喃喃道“藁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陽春之意少,此落于陰界。世人只以為太乙金華宗旨只此一本,其余皆為杜撰,不想呂洞賓還留有下半部,陛下果然是天命人”
“諸位想知道下卷寫的是什么嗎”
眾道頓時雙眼放光。
劉招孫笑道“此書上卷為內丹玄修,休養生息之術,殘卷內容為通幽洞微,默運虛元,召神御鬼,不是什么成仙術。”
太上皇成仙之路曲折艱難,不過這召神御鬼、斬妖伏魔應當不難。
眾道聞言大喜,矍然而起。
待眾人離去,張真人道
“我聽聞不知火山妖僧有長身不死者,乃是從少女身上獲取精華。通常是那些神智不穩定的少女,采陰補陽,此外他們還會將部分少女獻祭給海妖,作為回報,僧侶可以得到長生”
“你是說遠古邪神”
劉招孫心頭涌起一絲不安。
他喝了一大口清酒。
張一行繼續道
“對馬島周圍海船常有沉沒,幸存的漁夫說他們會望見小山一樣大小的章魚浮出水面,在月圓之夜。這些都是我聽師傅說的,他活了三百二十歲,他原先就是這里的僧侶。”
太上皇眉頭皺緊。
“當成群海妖出現時,火山會從海底升起,”
張一行動作熟練的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山海經,翻到中間一頁。
“陛下請看,山海經東山經有記載,去昆侖一萬七千里,有大海,有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
張真人又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古籍。
“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載“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魚具,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見巨魚,射殺一魚。”
“陛下可知,始皇帝射殺巨魚后為何突然駕崩難道秦皇當年殺的只是交人嗎”
太上皇盯著插畫上類似章魚的巨型生物,只覺得頭皮發麻。
想到自己要和秦始皇做同樣的事,劉招孫不覺興奮起來。
“可有人得到它的尸體”
“陛下,您犯了大家都犯的錯誤認為他們和我們一樣。他們不一樣。它們是無形的,看不見的。”“看不見”
“對,就如風和電。他們無聲無息,只有在他們的世界才能顯形,這在山海經中已經寫明了。”
張真人繼續說著,夢吳越作者不想把道士說的都寫出來,因為他說的許多內容會讓本書嚴謹的記述顯得失去真實性。
但聽他說完,不得不承認,其中存在著一種瘋狂的邏輯。
下面只能運用最簡單、最直白的語言,來敘述記載張道長口中看似荒誕的內容
海妖姑且這么稱呼的生存的世界約為在12000-20000年前的日本海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