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平定前,劉招孫便躲進了左賀城行宮深處,在密室中修仙煉丹。
由于太上皇長期深居簡出,以至于很多文武近臣都不知他的行蹤。
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大抵如此。
東征軍國大事,皆由東方祝和佛朗西斯科匯總,每隔三日,轉述給太上皇。
一時之間,大總管和大祭司權勢遮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各兵團統帥,民政官員,想見太上皇而不能。
扈從東征的文武百官皆有怨意。
以至于很多人將太上皇比作前明嘉靖皇帝朱厚熜。
然而這樣的比喻,明顯有失偏頗。
世宗一朝,南寇北虜,蒙古俺答汗長年寇邊,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倭寇侵略東南沿海,如入無人之境。而太上皇早已控制蒙古,如今正在掃滅倭國,這樣的不世之功,明世宗自然無法相提并論。
將朱厚熜這個前明昏君和大齊太上皇類比,是說兩人不顧天下蒼生,迷信道教,執意求仙,最終都釀成了宮變此乃后話,暫時不提。
不出意外,趙率教沒能見到太上皇。
行宮客廳,東方公公的老臉上洋溢著虛偽的諂笑。
趙率教細細打量他一眼,發現數月不見,這個閹人的喉結竟然重新長了出來,不過嗓音還保持著從前的陰柔
「啊呀,老將軍來得真是不巧,圣上剛服了丹藥,這會兒還在密室清修,沒有出關呢,有什么事,明日再議吧」
趙率教劍眉皺起,早知道太上皇執意修玄,遠避臣子,他沒想到,自己千里迢迢從長崎趕來,太上皇竟也不見。
「我從長崎星夜趕來,軍國大事,不容拖延,請公公立即進去稟報」
東方祝聽了卻是不緊不慢道「立即稟報恐怕恕難從命,趙將軍有所不知,太上皇元神出竅,距離飛升只差最后一步,眼下正是最要緊的時候,萬不可分心」
說著,揮手示意小太監送趙率教出宮。
趙率教哪里肯走,一把推開上前攙扶的小太監,大聲叱吒「本將所議,乃軍國大事,何談分心」
東方祝見他氣勢洶洶,也不耐煩道「于太上皇羽化成仙而言,其他事情,皆為小事趙將軍不知嗎」
趙率教也不和他廢話,上前一把推開東方祝,怒道「閃開」
大祭司連忙上前勸阻,安撫道「趙將軍不要動怒,現在面見太上皇,都需要提前預約的,各兵團主官都是這樣,就連就連瑞典王國的使者也是。」
就在本月初,古二爺派來的使團,萬里顛簸抵達左賀城,準備與大齊太上皇商議兩國聯姻之事。
東方祝被推了個趔趄,掙扎著站起來,指著趙率教鼻子罵道
「好大的膽子,竟敢打斷太上皇清修,耽誤了圣上成仙,你有幾個腦袋可砍
」
咣當一聲,趙率教拔出佩劍
「這兩年,圣上癡迷修仙,不理朝政,近來連將官都不見了,看來都是你這等佞臣害得,欺上瞞下,罪大惡極,老夫今日就為國殺賊,先殺了你這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