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持續道八月初二日結束,整整十四日,近百次審訊和翻供,審訊之難令人震驚,然而廣德帝大義滅親、無黨無私的堅守也得到了文武百官和南京百姓肯定。
這場審訊,標志著數十年動蕩即將徹底結束。
劉雨霏及其黨羽全部覆滅,并將受到應有懲罰,新政將一往無前繼續大踏步前進,帝國也將揭開全新篇章。
八月初三日,廣德帝當眾下旨,宣布廢除長公主封號,將其放逐鄖陽,所獲黨羽,全部處死。
初四日,廣德帝私下召見康光緒毛文斗等人。
來人皆是劉堪心腹,君臣之間說話也沒有顧忌。
康光緒勸說「荊襄,民風彪悍,置于鄖陽,恐怕不妥,且秦建勛對朝廷態度未明,若第四兵團也仿效遼東」
「林振羽可堪大用,即便第四兵團反了,朕平定他們,也是易如反掌。長公主病重,若是讓她死在南京,天下如何議論朕」
毛文斗附和道「吾皇千古圣君,至純至孝,焉能為了一垂死之人,壞了圣德。」
劉堪低聲吩咐道
「讓蓑衣衛護送長公主去鄖陽,朕的這位姐姐,自幼吉人天相,好幾次都能大難不死,希望這次,她能撐住」
毛文斗心領神會,拜別廣德帝,立即找到江流兒、李菊英,商議讓長公主「撐住」的細節。
當日,廣德帝拜見兩宮太后。
「為何不放過你姐」
「母后誤會了,莫要聽外人胡說,前日劉雨菲舊疾復發,御醫束手無策。兒臣聽張御醫說,蘇州有個紅毛夷傳教士,能治此病,只是年邁,想著把長公主送回蘇州東莊,她在東莊住了三年,想必吃住都比宮中舒坦,等養好病,再回南京與母后團聚不遲。」
金虞姬長嘆一聲,搖頭道
「堪兒,你和劉雨菲本是同根生,為何要自相殘殺」
劉堪顧左右而言他「母后不必擔憂,劉雨菲在龍勝關乘坐飛艇,想必這會兒已經到蘇州了。」
廣德帝離開坤寧宮。
衍圣公朱友仁離開曲阜,覲見廣德帝,已抵達宮門;
「陛下,」
康光緒雙眼放光「衍圣公在山東推行王道教化,弘揚朝廷新政,去年曲阜一縣,繳納賦稅位列山東各縣第一,衍圣公勞苦功高,陛下當賞賜他。」
廣德帝點頭道「父皇在位時,待衍圣公苛刻,連孔林都給人家砍伐了,最后只得百十萬兩銀子,因此得罪天下士人,得不償失。而今朕厚待孔氏,衍圣公行為士范,為我大齊士大夫表率,有他在,所得受益,何止百萬。哈哈哈」
鄧壽昌附和道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吾皇英明神武,
運籌帷幄,沐浴圣朝教化,那都是百姓們的榮幸啊。」
廣德帝瞟他一眼,不悅道
「聽聞鄧指揮使與父親分居,你父親成國公好歹為大齊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雖然不再領兵打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遇有戰事,朕還會咨詢成國公的,我朝以孝治天下,還望鄧大人善待成國公,不要讓他老人家寒心啊。」
鄧壽昌臉色慘白,跪倒叩頭。
「幸得圣上教誨,家父年老體衰,只喜歡清靜,所以才讓臣分居他處,臣明日便搬回大功坊,照顧父親。」
廣德帝大手一揮「罷了,老人家,都喜歡清靜,讓他清靜,做子女的,不能違背父母的志愿。」
翰林院編修袁樞上前一步,向皇帝奏道
「翰林院編寫的太祖實錄,首卷已經成稿,起自前明萬歷二十八年起,至萬歷四十七年薩爾滸大戰終,請吾皇斧正。」
廣德帝長嘆一聲,鄭重其事道
「新政既成,劉雨菲伏法,天下太平,海清河晏,朕的父皇,一生功過得失,也該蓋棺定論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