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供出老太監長相。
「胖黑胖黑的,遼東口音。」
「宮中胖太監多了去了,一半都是遼東口音」
燒紅的鐵棍貼在犯人喉管,一陣慘叫,空氣中彌漫著人肉燒焦的味道。
廣德帝正欲喝止,犯人語氣哆嗦道
「他邊說話邊吃黃豆。」
劉興祚眼前一亮,將鐵棍收回
「吃黃豆,便是長公主的貼身太監,龐保。」
廣德帝見牽連甚大,連忙暫停審訊。
消息很快傳遍南京,群臣懷疑是長公主黨羽在背后指使,想要謀殺皇帝,刺客只是迷路才走到坤寧宮。
兩日之后,李好暴死詔獄。
一時朝野嘩然,紛紛猜測。
此時剛好都察院六科衙門成立,衙門牌匾上的字跡還沒有完全干涸,便發生了這等大事。
于是乎,停火數十年、被壓抑已久的御史給事中們,突然集中爆發。
彈劾奏章如雪花片般飛向廣德帝的御案,堆積成了小山。
奏章內容大同小異,主題都是彈劾長公主為非作歹十惡不赦。
御史列出了長公主的多項罪名
從不婚不嫁忤逆先皇,到煽動各兵團謀反;從逼迫柳貴妃柳如是德妃布木布泰殉葬到無故返回京師陰謀行刺皇帝
所有罪行,加起來共計一百零八條。
此時西南叛亂尚未平定,湖廣多警,御史言官不顧個人安危,直諫廣德帝,請求皇帝大義滅親,依律將長公主處死,以斷絕逆賊禍亂之心。
廣德帝覽完奏章,雙手掩面,泣不成聲
「雖說長公主十惡不赦,奈何她是朕的親姐姐,我們姐弟情深,往年在沈陽時,長公主照顧朕,歷歷在目,朕怎能這樣對待她呢」
「陛下,帝王無家事,長公主窮兇極惡,竟敢刺殺圣上,若非陛下天縱神武神靈庇佑,恐怕已遭不測,四川土司公然打著長公主旗號造反,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陛下」
李公公雖是閹人,卻也知道帝王無情的道理,他勸說劉堪,希望圣上遵從群臣諫言,順應民心。
廣德帝長嘆一聲
「唉,御史彈劾長公主,內閣諫言誅殺劉雨霏,連你們這些太監也說要殺她,可見她確實該死,只是」
「只是劉雨霏是朕唯一親人,你們要朕殺她,得加得從長計議。」
廣德七年七月十四日,南京耆老、軍民聯名血書,懇請朝廷嚴懲長公主及其黨羽,以彰正義。
廣德帝迫于各方壓力,終于同意對劉亦菲展開審判。
十五日,上諭刑部尚書毛文斗、蓑衣衛統帥劉興祚
「必須盡快審訊,此時不審,百姓或有蠢夫愚婦,以為長公主以及黨羽罪孽不深,或被女干賊蠱惑」
雖說長公主審判是由毛文斗劉興祚負責,然而在具體量刑上,廣德帝始終有著明確的計劃,尤其對于是否公開審訊,劉堪力排眾議,要求必須讓南京軍民都知道劉雨霏罪行。
公開審訊,彰顯了大齊皇帝的嚴肅態度,除此之外,太上皇執政期間,朝令夕改,動輒屠戮官吏,讓大齊陷入了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混亂動蕩。
當此撥亂反正,革故鼎新之際,通過此次審訊,可向兆億百姓宣示,大齊法令公正嚴明,也是重塑天朝上國形象的絕好機會。
審判在奉天殿舉行。
廣德七年七月十八日,由廣德帝主審,刑部會同蓑衣衛輔審,南京耆老、士農工商,在奉天殿廣場對長公主展開漫長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