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光緒和顏悅色道:“德米特里閣下,打開看看吧。”
羅剎使者不耐煩道:“這是什么?”
“《北海和約》新版本,以及全新的大齊疆域地圖,請使者過目。”
德米特里心中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再看康光緒的眼神,就像尋常人見了鬼一般。
在全新的大齊疆域地圖上,北海以東,庫頁島以西的大塊區域,全部劃歸齊國所有。
在此之前,這片土地早已被羅剎國占據,他們將這里當成了羅剎國向東擴張的起點。
只是,如今一夜之間,這片土地竟然成了大齊的疆域。
“好啊,你們是想和彼得大帝開戰么?你們這群千殺的齊國人!怎么不喝茶噎死?!”
康光緒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能喝茶噎死。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康首相代表天授女皇,向德米特里公示了全新的《北海和約》,按照新約規定,羅剎國須在天授五年也就是1718年3月1日前從北海沿岸撤軍,并撤走沿岸所有羅剎國居民,否則····
“為了維護齊國與不列顛王國的深厚友誼,女皇將對羅剎國采取她認為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武力。”
德米特里兩腿一軟,癱倒在地上。
此次對羅剎國的軍事行動由江百齡全權負責。
江百齡是江流兒的長子,剛從襄陽府調回天心城。
江百齡雖然只是個指揮使,且對北海之事無甚了解,不過皇帝還是讓他重操舊業,負責與羅剎國戰斗的全面準備。
不知不覺之間,江白齡也走上了和他老爹當年一樣的路:
抵御斯拉夫人侵襲。
江流兒當年在北海險些被羅剎國當做食物吃掉,而他的同袍兄弟就沒這么幸運了。
一個同袍被羅剎鬼俘虜,最終被吃得干干凈凈。
所以在后來漫長的時間里,江家宴席上從沒上過烤羊烤雞之類的菜肴。
天授五年四月,承天門。
江百齡望著身后正在集結準備出征的北海兵團,不由心生豪邁之情。
他想起了父親,想起幼年時候父親給他講過的關于北海的種種傳說。
八歲的江百齡好奇詢問父親北海傳說。
“北海那里有鮫人嗎?頭是人,腿和手都是魚。”
“沒有鮫人,不過有動作緩慢的狗熊,漫山遍野的猛虎,還有專門吃人的羅剎鬼。”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