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路易十五和喬治會輕易放過自己嗎?
“這確實是個很有誘惑的選擇,只是我的安全能得到保證嗎?”
····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答。
又是一陣交頭接耳。
海軍院院長阿普拉克辛說:“皇帝陛,眾所周知,歐洲人的道德水準普遍要高于韃靼人,換句話說,您逃亡到齊國,下場恐怕會比堅守此城更慘。”
“韃靼人還在記恨我們占據北海。”
“新登基的韃靼人女皇帝原先是個薩滿巫師,這女人對羅剎恨之入骨。”
莫斯科的官員們相信齊國女皇是因為信仰問題才和羅剎國反目。
大臣們在彼得一世身邊喋喋不休,力勸大帝不要離開莫斯科,更不要去韃靼人的都城避難。
阿列克謝耶維奇一眼就看出這些大臣們的心思。
無非是想將自己留住這里,將彼得一世掌控在自己手中,等英法瑞典軍隊追上來時,換取更大的籌碼。
彼得大帝被這些繁文縟節折騰的精疲力竭。
“朕知道這些,可是然后呢?要是道德可以用來作為羅剎結盟的武器,那就不用和英國人打仗了。”
阿列克謝耶維奇完全無視大臣們的勸說。
留在莫斯科,會被法國人俘虜,很可能會被敵人送上斷頭臺,完美體驗路易十五發明的新刑具。
大帝對歐洲君主們的良知并不抱有什么信心。
這些遠方親戚們能獵殺燒死女巫,當然也能這樣對待羅剎國的皇帝。
“我國與大齊曾經簽訂過友好互助條約,兩國之間的情誼比黑海還要深,雖然這些年有過一些沖突,但齊國應該知道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誰,前往天心城,齊國女皇帝會接納我們的。”
彼得大帝堅持逃亡齊國,在他看來,齊國與羅剎,同根同源,兩國有著眾多的共同利益。
兩國曾經都是抵抗歐洲殖民勢力的中堅力量。
彼得大帝有理由懷疑他的近臣們勸他留在莫斯科,是為了讓大帝成為替罪羊,成為大臣們投降英法的籌碼。
剛剛過去的這場戰爭持續數年,造成歐洲國家十多萬士兵的傷亡,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必須有人對此
“我們的朋友在遙遠的地方,不是在西方,而是在東方。”
選擇相信“遙遠的東方朋友”的彼得大帝于1719年4月初,脫離周圍親信的簇擁,連夜乘坐熱氣球抵達烏拉爾西麓。
大帝此時還不知道,烏拉爾山東部現在已經成為大齊的疆土。雖然天心城的君臣們并不怎么愿意
在彼爾姆城(已被齊國改為安西城)內,略顯疲憊的齊軍統帥江百齡接見了他。
江百齡一直相信,四分五裂的羅剎才是好羅剎。
齊軍軍事活動的極限便在這烏拉爾山西麓。
“女皇陛下剛剛得到你的消息,女皇和內閣一致同意將你送到天心城,不過需要您繳納一部分銀錢····”
江百齡邀請彼得大帝坐在下首位置,朝左右侍衛使了個眼色,侍衛們立即從帳外帶來一群羅剎國美人。
“軍中無以為樂,請彼得皇帝欣賞一段天鵝湖。”
說著,一群身著白衣,身形俱佳的羅剎女子進入大帳,翩翩起舞。
舞蹈的羅剎女身著羽毛潔白如雪,像一個個銀色的女鬼,又仿佛在湖水中游來游去,時而挺脖昂首,時而翩翩起舞。
江百齡望著正在聚精會神欣賞歌舞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忽然問道:
“彼得,彼得。”
“啊?”
阿列克謝耶維奇揉了揉鼻子,一臉茫然回過頭。
“天授女皇托我問話,問彼得皇帝,頗思莫斯科否?”
阿列克謝耶維奇連忙搖手,腦袋始終面向跳舞的羅剎女。
“請女皇陛下放心,這里已經很快樂了,哪里還會懷念苦寒之地莫斯科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