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城劇場將增加戲劇演出,戲劇內容主要為歐洲人在太祖時代(1630年代),對大齊犯下的滔天罪行!另外我們會同出版社,增加畫冊印刷,讓天心城各處的茶館酒肆說書人,講演一批關于····”
“好了,好了。”
還沒聽完王希覺闡述,劉玄便不耐煩的揮揮手,打斷了新聞署長官的發言。
顯然,皇帝對新聞署的工作計劃很是不滿。
劉玄大聲喝問道:“你們是準備把所有精力都投在天心城嗎?”
“天心城不過彈丸之地,攏共才兩百萬人,于偌大帝國來說不過是一隅之地,九牛一毛!天心城不是重點。”
劉玄說罷,目光銳利的盯著站在王希覺,大聲吩咐道:
“新聞署要將宣傳散布到更遠的地方,無論你們采取什么手段,都要讓民眾知道,這是國王的戰爭,更是全民的戰爭!如果戰敗,他們將失去一切!首先要讓民眾了解歐洲人的暴行,當然這是遠遠不夠的,你們還要讓我們的盟友知道,這場戰爭我們必定將取得勝利!尤其是朝鮮人,蝦夷人,還有南邊的安南,努力爭取他們,至少不能讓這些勢力臨陣倒戈。總之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取得勝利。”
群臣嘩然。
蝦夷國是大齊的死敵。
朝鮮王國就是個墻頭草,被納入大齊版圖時,朝鮮人對天心城俯首聽命,至于安南····
王希覺笑了一下。
皇帝有些不悅。
“王部長,你笑什么?我剛才所言很滑稽么?”
王希覺連忙搖頭。
“陛下言重了,沒有。我只是想告訴陛下,新聞署對各藩的控制力很弱,想要獲得各藩民眾的支持,首先得讓各藩將軍服從天心城,當然,這不是我一個新聞署長能干涉的事情。至于其他各藩,恕新聞署鞭長莫及。”
的確如此,眼下各藩對天心城并未真正臣服。
盡管皇帝發動了一系列平叛戰爭,但被消滅的也僅僅只是些邊緣藩鎮。
真正的強藩,在平叛戰爭中一直秉持作壁上觀的態度。
換句話說,劉玄并未完全控制全國。
皇帝沉默片刻,抬頭問道:“那依照王署長的計劃,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須從長計議。”
“王部長請講。”
王希覺見皇帝如此上心,于是繼續道:“各藩民眾沒有天心城民眾這樣的覺悟,自然難和陛下同仇敵愾,對抗歐洲。”
“宣傳本就是個循序漸進的事情,不可急于一時。讓各藩都沾些歐洲俘虜的血,相當于交納了投名狀。”
劉玄示意他說下去。
“要讓各藩的將軍和官員們知道,想要贏得永久和平,必須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打贏歐洲人,沒有別的路可走!”
只靠各藩的將軍和官員支持戰爭顯然是不夠的,戰爭需要有底層民眾的廣泛參與,現在討論對歐羅巴戰爭是否正義已經沒有太多意義。
如果能夠獲得勝利,然后就可以談論正義與否。
接下來是國防參謀長林永福的發言,他向皇帝及諸位大臣強調,大齊目前的戰力只能支撐兩個月,如果歐洲人全力進攻的話。
“難道不能在馬尼拉以西阻擊敵人嗎?比如在非洲東海岸。”
“陛下,那樣很難。”林永福硬著頭皮道:
“歐洲人擁有速度更快的戰艦,另外他們的火力也遠超帝國海軍。如果戰場放在他們的軍艦可以就近獲得補給,而我們,最近的海港也在萬里之外····”
劉玄怒道:“我們的海軍呢?我們沒有更先進的軍艦嗎?”
海軍大臣低聲解釋道:“歐洲對我們進行封鎖,陛下。”
“那么你們海軍能做些什么呢?給陸軍運送炮彈嗎?”
“陛下,您說的這些,需要和陸軍進行溝通。”
劉玄沉默了。
皇帝轉身望向陸軍大臣袁凱。
“如果海軍不能拒敵于千里之外,法國人便可能登陸上海港,芝罘港,陸軍能抵御敵人的進攻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