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日子過,誰也不愿意自己找罪受,孟煩了、迷龍幾人,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后,都決定留下來。
這年頭,傷兵脫離部隊的太多了,許多人養好傷后,部隊早就不知調到哪里打仗去了,想回到原部隊都不容易。
這些人留在這里,倒也挺簡單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軍銜也不高,沒人會追究,甚至所在的部隊也已經當他們不治身亡了。
豫東前線,這兩天和徐州方面的日軍又干了兩仗,不分勝負。最主要的是,李牧收集到了前線小本子炮兵和裝甲兵陣地的位置,夜里又轟炸了兩次,日本的這些重火力部隊受創不輕,越發的小心謹慎了。
這也讓李牧的轟炸戰術,變得艱難起來。
最主要的原因,不能精確掌握目標的位置和情報。
其實,這很正常,以日軍強大的情報網,同樣不能掌握我軍的精確位置和具體的火力部署,比如炮兵陣地藏在哪裝甲兵藏在哪
不然可以針對弱點各個擊破,甚至連一些包餃子的戰術,也不適用了。因為你的任何意圖,都會被對方提前察覺。
李牧這邊同樣如此,知道日軍的大概位置,兵力配置。再往下,炮兵在哪裝甲兵在哪這些具體位置的信息,就不好搞了。
再加上,小鬼子這段時間以來,吃了空中方面的大虧,對此越發警惕起來,防空武器多了不說,也學會了隱藏。
仗不打起來,炮兵、裝甲兵不擺在一線,其他時間你很難摸清楚他們駐扎在哪里,自然也很難實施空襲。
就連步兵,夜里也學會了布置疑陣和隱藏,夜間視野有限,也很難用分辨清楚,許多轟炸只能浪費彈藥,效果寥寥。
雖然,轟炸的機會少了。但經過李牧幾次血淋淋的教訓,小鬼子的猖狂勁兒確實小了很多,以前隨便一些鬼子小部隊,就大搖大擺,橫行無羈的模樣,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不論行軍到哪里,都小心謹慎了許多,防患著不知何時到來的空襲。
意識到豫東這塊硬骨頭不好啃,除非再打一次會戰,徹底解決了掉豫東這二十萬軍隊。
但,小本子現在的重點是武漢,自金陵陷落后,果府部分機構遷至此地。目前,該地實際成為國內的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小本子占領金陵后,就開始研究攻占漢口的作戰,但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暫時擱置。
一直到今年四月初,小本子決定實施徐州會戰時,亦決定實施武漢作戰,在制定徐州會戰計劃時,即預想到會戰以后的形勢,并把將來進行武漢作戰也考慮進去。
武漢才是目前小鬼子最大的目標,這時候再拖進豫東戰場的泥潭,耽誤了最佳的進攻時間,不知還要拖到什么時候。
于是,豫東這邊,越發的安靜下來。
六月下旬,小本子召開了一場御前會議,商量進攻武漢事宜。
進攻武漢,小本子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沿淮河,一條是沿長江,從各方面條件看,小本子海軍發達,沿長江最有利,也方便利用大型船只運送武器彈藥和軍隊傷員。
走淮河一線,不僅沒有長江這么寬闊的水系,可以通行大型輪船,北邊豫東地區盤踞著戰力不弱的二十萬大軍,隨時可以南下,截斷淮河,攻擊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