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時間,李牧以豫北機場為基地,對于小本子北方地區的空中力量,進行了全面打擊。
過程坎坷了點,盡管多次面對日機的圍追堵截,不到一個月工夫,還是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一時間,國內抗戰士氣大振,前途光明。
恰好,青霉素那邊回款了,短短時間內,回款一千多萬美元。怪不得二戰時青霉素被譽為軟黃金,真的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貴。
這種關鍵時期,有錢了,自然要花掉。來到新加坡,再次訂購了一批生產青霉素用到的機器和設備。
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和產量。
另外,歐戰快要爆發了,一些武器裝備也需要訂購,不然以后就不好買了。
聯系了幾家大型的國際軍火供應商,李牧一次性下了三十萬桿毛瑟98k的訂單;另有2重機槍兩千挺;輕機槍一萬挺,迫擊炮上千門。
又高價訂購了兩百門的榴彈炮,和三十門重炮
林林總總,訂購了超兩千萬美元的軍火,僅定金就交了五百萬美元。
未來幾個月,甚至半年內,這些軍火會陸陸續續交貨,實在是量太大,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籌集的。
為了增加戰爭潛力,和自給自足的能力,李牧又訂購了二十條子彈生產線;十五條槍械生產線;八條迫擊炮生產線;十條炮彈生產線,十條手榴彈生產線
剛好,他采購的那一批內河炮艇也到貨了,支付了余款,完成了接受。未來內河流域,可以組建一支水面部隊,保護水上的安全,同時也能從水上發起攻擊。
不但是軍需物資,各種民用產品和物資也在他的采購范圍內。
南陽地區,本就處于后方,唯一的威脅就是空中威脅,現在空中威脅沒了,可以想見,未來基本不會有戰火蔓延到此,可以安穩發展。
既然如此,民生方面也不能落后,一些基礎的公共配置,自然要有。
比如,公交車。
別覺得民國的公交車稀罕,據李牧了解,廣州1921年便成立了市政廳,當年街頭便出現了公共汽車。
到全面抗戰爆發前,全市已經有了兩百多輛長途客車,另有300多輛揚手即停的“野雞車”,類似今天的出租車。
由此及彼,廣州如此,其他大城市同樣如此,公交車幾乎是標配。
南陽地區發展到這個地步,為了滿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公交車也成了必需品。
這次,李牧一次性采購了各種型號的公交車五百輛,還有數百輛便宜的福特小汽車,可以用來跑出租。
另外,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工程車,包括挖掘機,推土機等等車輛同樣采購了一大批。
隨著這些車輛的運回南陽,南陽的發展速度更快了,尤其是新區的建設速度,更上一層了。
漸漸,有了一股民國大城市的氣質。
另一邊,國內戰火綿延,天災不斷,為了防止國內出現饑荒,李牧加緊了囤糧計劃。
剛好國際市場秋糧豐收,糧價有了小幅度回落,特別是玉米,今年各地的產量都不錯,價格跌的比較多,現在已經到了十七美元一噸,每噸比小麥便宜了十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