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劉府的一眾賓客雖然并非黑道中人,也不犯上作亂,但多是一方豪強,在武林中各有所持,均是自視甚高,與官府向來井水不犯河水。
見劉正風趨炎附勢,給皇帝封一個“參將”的武官,便感激涕零,大拍馬屁,還敢公然行賄,心中都尷尬不已,有些人忍不住便露出不虞之色。
不少來賓便想:“看這情形,他這頂官帽定是用金銀買來的,不知他花了多少黃金白銀,才買得了巡撫的保舉。劉正風向來為人正直,怎地臨到老來,利祿熏心,做出這種事來?”
劉正風仿佛對此看不見,旁若無人的站起來抱拳團團一揖道:“眾位前輩英雄、好朋友,各位遠道光臨,劉正風實是臉上貼金,感激不盡。”
“兄弟今日金盆洗手,從此不過問江湖中事,各位想必已知其中原因。兄弟已受朝廷恩典,做一個武官。常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江湖上行事講究義氣,國家公事,卻須奉公守法,以報君恩。這兩者如有沖突,叫劉正風不免為難。”
“從今以后,劉正風退出武林,我門下弟子如果愿意改投別門別派,各任自便。劉某邀請各位到此,乃是請眾位好朋友作個見證。以后各位來到衡山城,自然仍是劉某人的好朋友,不過武林中的種種恩怨是非,劉某卻恕不過問了。”說著又是拱手一揖。
群雄早已料到他有這一番說辭,本來在這情景之下,各人應紛紛向劉正風道賀,恭維他急流勇退、淡泊名利。
可眼下這個情景,一千余人濟濟一堂,竟是誰也說不出口,一時之間,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廳里鴉雀無聲。
劉正風見眾人皆不說話,輕嘆一口氣,手一翻,從袍底抽出長劍,雙手一扳,拍的一聲,將劍鋒扳得斷成兩截,順手讓兩截斷劍墮下,嗤嗤兩聲輕響,斷劍插入了青磚之中。
群雄一見,皆盡駭異,自這兩截斷劍插入青磚的聲音中聽來,這口劍顯是砍金斷玉的利器,以手勁折斷一口尋常長鐵劍,以劉正風這等人物,自是毫不希奇,但如此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的折斷一口寶劍,則手指上功夫之純,實是江湖難得一見的造詣。
不少人心里暗嘆“可惜,可惜!”不知是可惜這口寶劍,還是可惜劉正風這樣一位高手,竟然甘心去投靠官府,從此形同陌路。
五岳劍派雖沒有什么“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的訓誡,但對自身佩劍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此刻劉正風斷劍明志,可見他心中當真是下定決心。
眾多英雄好漢見此,心中不免一嘆。只是人各有志,他一心想退出江湖,也勉強不來。
說話間,眾弟子早已把盛滿清水的金盆備好,劉正風臉露微笑,捋起了衣袖,伸出雙手,便要放入金盆。
依照江湖規矩,如這雙手放入金盆稍稍沾水,便算行了金盆洗手的規矩,從此以后,無論過往與江湖有何恩怨,都要一筆勾銷,等于江湖中此后就沒了這號人物。
誰知這時忽然傳來一聲斷喝:“且慢!”
劉正風微微一驚,抬起頭來,只見大門口走進四個身穿黃衫的漢子。這四人一進門,分往兩邊一站,又有一名身材甚高的黃衫漢子從四人之間昂首直入。
他手中高舉一面五色錦旗,旗上綴滿了珍珠寶石,一展動處,發出燦爛寶光。許多人認得這面旗子的,心中都是一凜:“五岳劍派盟主的令旗到了。”
只見他快步走到劉正風身前,舉旗說道:“劉師叔,奉五岳劍派左盟主旗令,請劉師叔金盆洗之事暫行押后。”
劉正風眉頭一皺,問道:“史師侄,不知左盟主何意?”
史登達神色冷峻道:“弟子乃奉命行事,請劉師叔接令…”
劉正風臉色微變,怪不得五岳劍派只有嵩山一直未有人到,不免嘆道:“當年我五岳劍派結盟,約定攻守相助,維護武林中的正氣,遇上和五派有關之事,大伙兒須得聽盟主的號令,原是不錯。”
“不過在下今日金盆洗手,是劉某的私事,既沒違背武林的道義規矩,更與五岳劍派不相干,請史賢侄轉告尊師,劉某無法從命,請左師兄恕罪。”說著雙手便要伸進盆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