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句話念出,場中頓時無言,寂靜一片,針落可聞。
大家或多或少于詩詞一道,都是有一些鑒賞能力的,普通的詩詞倒還罷了,或許功力尚淺,分不出好壞。
但如果達到一定的高度,好壞還是清晰可見的。
只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已然察覺到這首詞意境的空靈、大氣、悠遠。
此時的文壇興盛,各種詩詞不免追求繁復,窮盡變化。
甚至若是詠月詩,那便是連一個月字都不出現才為上佳。
這首水調歌頭,一開始便是明月幾時有,配合著下一句,霎那間意境展開,再到得天上宮闕時,那詩詞意境便自然、毫不突兀地從淙淙溪流化為了高山流水。
隨后的我欲乘風歸去,將整個上半闕的意境化為大河奔流一般的大氣,空靈中又不帶半點煙火氣息,寥寥幾句,便描繪出一幅讓人心向往之的仙宮景象。
等李牧繼續下筆,一氣呵成寫完。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現場更是一片寂靜。
似乎過了好久,薛進咽了一口唾沫,小聲道:「寧兄,這是您寫的么?」他實在無法相信寧毅如有如此才華,有這個才華科舉不好嗎?誰會入贅呀!
李牧笑了笑:「這是一位號東坡的道士寫的。」
薛進心中一喜,哈哈大笑道:「原來不是寧兄你寫的,是個道士是寫的。我就說,你怎么可能…」說了一半又閉尚了嘴。
不過,周圍的人此時不免也露出詫異的表情。
有人好奇道:「東坡道長,怎么沒聽過,能寫出如此佳作,不應該是無名之輩。」
薛進走到李牧面前,一副為你好的樣子道:「寧兄,不是我說你,寫不出來不寫就好,你竟然直接抄,真是…唉!」
說著搖了搖頭,又隨口問道:「不知東坡道人在何處,寧兄從哪里聽到這首詞的?」
李牧笑道:「我也不知,都是做夢夢到的。」
薛進張大嘴巴:「夢…夢到的。」其他人同樣詫異萬分。
李牧道:「對呀!有次夢里夢到一位叫東坡的道長,聽他說了這首詞,便記住了。這次薛兄盛情難卻,就借花獻佛。」
大家全都相顧無言,竟然說是夢里夢到的,這不就是你寫的嘛!
當大家是小孩,信什么有神仙入夢。
李牧沖眾人拱拱手:「不打擾諸位雅興,告辭!」
說完,領著詫異不已的蘇檀兒和幾個小丫頭,漫步離去。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