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哥,你看那座山峰,像不像一只巨蟒破土而出!”
林耀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正是三清山著名的“巨蟒出山”景觀。
晨光穿透云層,灑在崗巖山體上,讓這條“巨蟒”仿佛鍍上了一層金邊。
下了纜車,兩人沿著懸空棧道漫步。
腳下是萬丈深淵,身旁是陡峭山壁,棧道旁盛開的野杜鵑隨風搖曳。
林耀緊緊牽著李欣欣的手,生怕她被山風吹得不穩。
當走到一處觀景平臺時,云海突然翻涌而來,將四周的山峰吞沒。
李欣欣驚喜地張開雙臂,任由云霧從身邊掠過,發絲和裙擺都沾上了細密的水珠。
林耀拿出相機,記錄下她這一刻的靈動與喜悅。
中午時分,他們在山上的一家農家餐館用餐。
老板娘端上了當地特色的石雞燉筍干和葛粉圓子,還熱情地介紹:
“這石雞是山里的野蛙,肉質鮮嫩得很!葛粉是我們自己挖的葛根磨的粉,清熱降火。”
李欣欣嘗了一口葛粉圓子,軟糯清甜的口感讓她連連稱贊。
林耀看著她吃得開心,也跟著多添了一碗米飯。
次日,兩人轉戰靈山。
不同于三清山的秀麗,靈山以險峻著稱。他們選擇徒步登山,沿著古老的石階向上攀爬。
山路陡峭處,需要手腳并用。
林耀總是走在前面,時不時伸手拉李欣欣一把。當他們登上天梯峰時,眼前豁然開朗。
遠處連綿的山脈如同水墨畫般鋪展開來,山腳下的梯田層層疊疊,與白墻黑瓦的村落相映成趣。
李欣欣累得氣喘吁吁,卻依然興奮地說:“雖然累,但這景色太值得了!”
從靈山下來后,兩人驅車前往南直隸南部。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兩旁的竹林沙沙作響。
當車子駛入塔川村時,夕陽正好將村口的烏桕樹染成金黃色。
他們住進了一家改造自明清老宅的民宿,木質的雕門窗、青磚鋪就的天井,處處透著古樸的韻味。
在皖南的幾天里,他們漫步在宏村的月沼邊,看白墻黑瓦倒映在碧波中;
穿梭在西遞村的古巷里,撫摸著斑駁的馬頭墻;
還跟著當地的老匠人學習制作徽墨和歙硯。
李欣欣學得格外認真,親手雕刻了一方小硯臺,刻上了“耀”和“欣”兩個字作為紀念。
夜晚,兩人坐在民宿的露臺上,仰望滿天繁星。
林耀泡了一壺黃山毛峰,茶香在夜風中飄散。
李欣欣依偎在他懷里,聽他講述徽商的故事。
遠處傳來陣陣蛙鳴和蟲吟,為這份靜謐增添了幾分生機。
臨走前,他們特意去了當地的一所小學。
這是林耀資助建設的希望小學之一,嶄新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教室,
還有圖書館里整齊排列的書籍,都讓李欣欣十分感動。
孩子們圍著他們,用稚嫩的聲音喊著“林先生”“李小姐”,還送上了自己畫的畫。
李欣欣紅著眼眶收下這些禮物,對林耀說:“以后我們要多來看看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