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子上的戰堂圖騰被磨得發亮,像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舊傷。
鐘聲再次響起時,王永的漁船已開始卸貨。
木箱被起重機吊起的瞬間,一枚子彈從槍管滑落,墜入泛著油的海面。
而議會廳內,海棠的掌聲淹沒了反對聲浪
林耀的懷表指針恰好指向九點十五分,那是他設定的股市拋售指令觸發時間。
當“工業安全”的法案成為頭版頭條時,基隆港海底的暗流里。
新一批“海鮮”正隨著潮汐,向更黑暗的深海游去。
……
風暴,才剛剛開始。
三天之后,蓮太魯閣的懸崖邊。
云霧在峽谷間翻涌如墨。
林耀身著淺灰亞麻西裝,站在簽約臺后俯瞰腳下被紅漆圈住的原始森林。
三十座印著“生態友好”字樣的智能大廈效果圖正隨風揚起一角,露出圖紙背面潦草標注的“軍火庫改造方案”
地質勘探報告顯示,這片被苔蘚覆蓋的巖層下,藏著足以容納三個機械化步兵連的天然巖洞,洞口距離蓮港貨運碼頭僅十七公里。
“林先生真是大手筆啊!”
蓮里長陳炳坤遞來香檳,金表鏈在陽光下晃出細碎光斑。
他指尖在杯壁上敲出摩斯密碼,三長兩短,是索要兩千萬回扣的暗語:
“太魯閣的原住民部落還在抗議呢,說我們破壞祖先圣地。”
他身后的部落長老緊攥著圖騰木雕。
丁瑤踩著五公分草編高跟鞋走來,蜜色指甲油敲了敲手中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我讓人在附錄里加了‘人工生態補償系統’章節,”
她翻到第47頁,虛擬雨林的3d效果圖上,熒光植物在led燈光下詭異地生長。
“比如在每棟智廈地下室建個高三十米的玻璃溫室,夠那些環保分子寫十篇sci論文了。”
她忽然貼近里長耳邊,溫熱的呼吸混著香檳氣息:
“再說了,長老們的子女不是都在我的娛樂城‘后勤部’上班嗎聽說小兒子上周剛提了‘酒水運輸主管’”
海棠翻開燙金項目手冊,“交通系統”章節里,超級磁懸浮巴士的規劃線路像蛛網般鋪開。
表面連通旅游景區,實則覆蓋從蓮港到地下。
火庫的所有隱蔽要道。
她用鋼筆在“原住民文化保留區”字樣上畫圈,筆尖刺破紙頁,露出背面的隧道剖面圖。
直徑八米的運輸通道直通巖層深處,標注著“彈藥輸送專線”的紅色箭頭正在圖紙上蜿蜒。
“耀哥,你看……”
她指著遠處云霧繚繞的爆破點。
“不如把部落的‘祈福儀式’改成‘新城奠基典禮’”
她的鋼筆尖在“爆破時間”一欄畫了個星號,“讓長老們在tnt炸藥堆前跳祈福舞,直播收視率能破全島紀錄。”
林耀接過阿積遞來的爆破許可文件,銀質鋼筆尖懸在“生態風險評估”一欄
那里貼著偽造的專家簽名,附頁的地震帶勘測數據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他簽名時故意拖長“耀”字的最后一筆,墨痕在紙面洇開如刀:
“可以,”他將文件遞給陳炳坤,指節敲了敲“文化保護”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