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幸好那兩個探哨未仔細探查,不然咱們藏在屋內的伏兵就露餡嘍。”楊澤明在一旁說道。
王善保輕笑“這些探哨也忒糊弄了,俺們可不能如此。”
“就是發現也沒什么太大區別,反正等會明軍大隊來此,村內伏兵也要出來守衛,總不能讓明軍占了村寨,那就不好打了。”劉澤解釋道,“都到這地方了,明軍退也不是,進也不是,必然攻村。”
這個地方是丘陵地帶,兩側山丘重重,而丘陵前太過平緩,一覽無余,壓根藏不了人。
所以劉澤的兵力布置就是分出相對青壯多的五百人在村內埋伏準備據村打防御戰,另外兩邊山丘后各設九百人,另有五百人布置在三里外的兩座丘陵之后。
只要前方村寨接戰,就以嗩吶聲為號,四面合圍。
道路之側,李典吏與梁副千戶騎馬并行。
“梁大人,咱們距離五里鎮已是不遠,為何還是不見一個暴民”
“李大人,那些僅土寇而已,或許一見我大軍就四散奔逃去了。”梁副千戶這次出兵壓根就沒把劉澤這些土賊當回事,從國朝建立至今,雖偶爾有作亂民眾,但基本就沒有成氣候的,所以他覺得劉澤也不例外。
雖說現在衛所兵制已經殘破不堪,這五百人的編制吃空餉吃到只剩下兩百多人,但該有的刀槍還是配備齊全的,更別說他手下近五十人的家丁親兵,裝備齊全不說,還都是騎兵,就這些家丁親兵結陣沖擊,以一敵十都是不在話下的。
剩余的兩百兵丁中也有有近六十人身披棉甲,雖說大半都是粗制濫造的樣子貨,內里鑲嵌的鐵片都既薄且少,但甲胄就是甲胄,與身穿布衣的暴民不可同日而語。
更別說還有虎蹲炮、火銃等火器。這里的虎蹲炮是明軍常用火炮,首尾2尺長,周身加了7道鐵箍,炮頭由兩只鐵爪架起,另有鐵絆,全重36斤,是由戚繼光所發明,當年戚繼光在沿海率軍剿滅倭寇之時,就發現鳥銃雖準但力小,難御大隊,難守險阻,難張威武,佛朗機更重,更難于杠行。
由此設計出虎蹲炮這種比鳥銃,一可當百,比佛朗機更輕,更便于攜帶,機動性強可以野戰,也可控扼險隘。
發射之前,須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發射可裝填5錢重的小鉛子或小石子100枚,上面用一個重30兩的大鉛彈或大石彈,發射時大小子彈齊飛出去,殺傷力及輻射范圍都很大,特別適用于野戰,轟擊密集人群,對付無甲目標有奇效。
周圍隨員一片附和“哈哈哈,大人說的極是,俺們近千大軍,騎兵、火器皆全,料他們也不敢抵擋,估計早就回家哭爹喊娘去了。”
幾個五里鎮的地主鄉紳也在旁笑道“那劉澤僅有長槍、木盾,甲胄全無,在我朝廷大軍面前,土雞瓦狗之輩又豈能稱兵”
李典吏倒是十分警覺,他本來就在縣中掌管緝盜、盤詰、監察、獄囚等工作,所以總能發現一些別人發現不了的細節,只見他拍馬緊跟幾步,在地勢稍高處環視四周,隨即面色凝重地問道“梁大人,日常到處都是饑民挖野菜、剝樹皮求食充饑,可現在這兩側山梁左近都沒有遇到饑民,我料必是有詐”
“喔那李大人有何高見”
梁副千戶一聽,也轉了個圈四處望了望,發現確如李典吏所說,周圍沒有一個饑民,這光天化日之下,饑民卻不出來覓食,實在有些奇怪。
“前方既是柏木溝村,不如我軍現在此處列陣休息,我派些人在附近探查一番,如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