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讓陶窯那面燒十塊陶板,燒制大一點上書此地名為新宿州,東去距大明兩萬里,為大明固有領土神圣不可侵犯崇禎元年九月初一,陜西宜君縣民眾軍留。”
劉澤想了想,接著補充道“留兩塊放在山頂上,其他八塊分別埋在這島四周八方。”
“遵命”
王善保歡喜得很,他其實在心里早就把這個小島當成他們自己的了,誰讓這島上除了他們就沒別人呢現在劉澤讓他去立陶碑,也是正合他意,就像買房買地還得有個房契地契一樣,這陶碑自然就是小島歸屬者的最好證明了。
而以大明的法理名義留碑,是因為內戰是逼不得已,外戰那就一致對外才好。
此時已經緩和過來的老孔一邊捋著胡子一邊笑著和劉澤說“新宿州,好名字啊。”
“哈哈。”劉澤也跟著老孔笑了起來,他其實是有些私心的,宿州是他的老家,雖然離家已久,但思鄉之情總還是有些的,特別是到了這小島之后,面對著完全陌生的環境,就更想念家鄉了,如今既要給這小島取名字,劉澤想都沒想,就直接在宿州前邊加了個“新”字,如此,便是“新宿州”了。
大伙兒一起笑了一陣后,劉澤又表情凝重了起來。
跟隨劉澤的幾個老人都知道,這是劉澤在思考問題時才會有的表情,所以劉澤一旦這樣,大家便退在一旁,不去輕易打擾他了。
劉澤想必須去東側的陸地看看,雖然遠處看似乎毫無人煙,但如果這真是歐洲地區,那探查一番也是必須的,在這整片大陸的區域,或許還能遇到人類呢,那就能大概確定現在的時間了。
回去的路上劉澤一直在發現陸地的狂喜和對未來的恐懼之間來回交替,最終他下定決心,還是要去探索一番的,當然,前提是必須做好準備。
畢竟那邊是什么樣子誰也說不準。
“咦這是”劉澤從路過的石堆中撿起一塊千層餅一樣一層一層疊在一起的灰白色石頭,“這是石灰石”
走在前面探路的晁中臣聽到劉澤的聲音,忙往回走了幾步,蹲在劉澤剛剛撿過石頭的石堆前仔細辨認,過了一會兒,晁中臣才抬起頭來,十分欣喜地說“大柜,正是嘞”
劉澤終于確定了,石灰石分布得極為廣泛。
在野外,石灰石一般出現在淺海的地方,因為大多數的石灰石都是由海底的沙土經過很長時間的變化才形成的。
“看來需要利用這段準備時間好好探查一下這座小島上的礦產資源了,有了石灰石就可以制作水泥和燒制石灰了。”
“以后煉鋼,還可以使用生石灰過濾掉硫、磷等有害物質,看來又有活做了。”
為了安全起見,劉澤的所謂的做好充足準備就是要等到雷雨天氣,將石板再次充電后,再出發,以做萬全。
利用這段等待的時間,又開建了個石灰爐,最是簡單的石灰生產工藝就是將石灰石與燃料木材分層鋪放,引火煅燒一周即得。
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的天然巖石,在高溫下煅燒,即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以及氧化鈣。
凡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天然巖石,如石灰巖、白堊、白云質石灰巖等,都可用來生產石灰。
貝殼也可以作原料,經燒制成殼灰,作生石灰用。
高手過招,來包石灰粉也是絕妙的守城戰中也可使用。
想到這,劉澤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胡渣子,咦,竟然短了,沒有在被明軍圍困的時候長了。
奇怪了看了看周圍人都沒什么變化,劉澤心中滿是問號,沒剃呀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