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火炮計劃
有了足夠優質的鋼鐵,那首先需要制造的遠射火器是什么難度才相對較低呢
答案就是火炮。
“我們現在造炮只能是鑄造。”劉澤在鋼鐵廠的辦公室會議上如是說道。
韋家輝眨了眨眼,他是煉鋼產業中唯一可靠的技術人員,可是他是真沒有鑄炮過,孫墨睜大了眼睛認真地聽著,這兩人就是劉澤的鋼鐵工業和武器制造領域的哼哈二將。
剛開始煉鋼就是韋家輝的最大愿望,沒想到剛剛完成又投入新的鑄炮工作中了,這幾個月以來鋼鐵廠得到了最大的物力人力資源,這次成功每個參與者都獲得了一塊紀念勛章。
這個獎章是第一爐鋼水澆鑄而成,形狀僅僅是普通的圓鋼片,上有民眾會煉鋼會戰勝利的字樣,其他裝飾全無,上部有個孔可以從中用麻繩穿上掛在脖子。
簡約簡單但卻是無價之寶,在這個一百多天的日日夜夜中,跟隨劉澤而來的這六百多人相互之間更加相熟,在每晚的篝火談心會中,大家說著自己的經歷和家鄉,相互的關系更像兄弟一樣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劉澤也沒造過火炮,但有了好鋼,天然更高。
從有限的記憶中做出選擇,造炮首先最簡單的選擇就是前裝的滑膛炮,用黑火藥做發射藥,炮彈可以用實心鐵彈,最多升級一下做黑火藥的延遲引線炮彈,主體還是原始的黑火藥火炮。
“這次是我們第一次鑄炮,就權當練手,不要有心理負擔。”看著緊張的眾人,劉澤安慰道。
“原理都是一樣的,和鑄造這鋼片勛章沒什么太大區別。”
“那用模具泥模失蠟法鐵模”韋家輝順著劉澤的思路問道。
現在明代常用的鑄炮方法是泥模,可以說是和上古青銅時代的技術原理沒什么太大區別,而鐵模也不是神技,在我們教科書上吹得神乎其神的鐵模鑄炮實際并沒有那么先進,早在戰國時代,中國就有鐵模鑄造鋤頭農具等等的應用。
劉澤點頭說道“泥模和鐵模都不是我們要做的,或者說是不能單獨應用。”
泥模和鐵模的鑄炮方法在明清時候無論東西方都有廣泛應用。
泥模鑄炮法用舂得極熟的粘土制成模具后慢慢陰干,或者用炭火徐徐烘透,只制模的時間,最少一個月,最長三個月,非常的耗時,而且一模一炮,無法重復使用,最致命的一點,一旦模具未干透或粘土未舂熟,就會鑄造出殘次品。
失蠟鑄炮法則是先用泥模填充大炮的內芯,干透抽出來,再用蜂蠟一層層涂在泥模上,形成大炮的模型,外面再涂上泥模,形成外范。等兩層泥模都干透,加熱烘烤后,中間蠟模全部熔化流失,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往內澆灌鐵液,便鑄成了大炮。
然失蠟鑄炮法只能冬天使用,春夏秋氣溫高,不等泥模干透,中間的蠟模就會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