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皇太極接受了范文程、張存仁等的意見,對洪承疇備加關照,恩遇禮厚。
隔日五月四日,皇太極親臨太廟,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噓寒問暖,見洪承疇衣服單薄,當即脫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疇的身上。
等到了五月初五日,洪承疇即偕祖大壽等降將正式舉行了投降儀式,在皇太極面前俯首稱臣。
洪承疇降清后,皇太極命隸鑲黃旗的包衣牛錄1652年應洪承疇請求升入鑲黃旗漢軍中,表面上對他恩禮有加,實際上并未放松對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終皇太極一朝,除咨詢外,也沒有任以官職。
不過洪承疇并非身在曹營心在漢,等到了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日,洪承疇從睿親王多爾袞率軍10萬大舉南下攻明,十一日至遼河,得知大順軍已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縊,洪承疇極力出謀劃策“出其不意,從薊州、密云近京處,疾行而進”,直趨北京。
等到清兵入關、定鼎北京后,順治對洪承疇十分器重,以洪承疇仕明時的原職銜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到了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多鐸率師攻占南京,多爾袞下“剃發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抗,在滿清朝廷風雨飄搖危難之時,洪承疇取代了多鐸,被任命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挽救危局。
順治十年1653年,孫可望、李定國所率領的幾十萬農民起義軍在云、貴歸附明宗室桂王朱由榔,抗清出現新高潮。
五月,已任內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佐理機務,兼任清太宗文皇帝實錄總裁官的洪承疇,又被任命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經略湖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十八日,洪承疇死于京師私邸,時年七十三歲,清廷恩賜祭奠如制,謚文襄。
不過最尷尬的是,洪承疇雖然給滿清出謀劃策立功甚多,在漢族官員中,洪承疇是功勞最大的一個,被封為當朝一品,不過到最后也沒有真正被滿清接受。
康熙時期,洪承疇已到古稀之年,頂著大學士的空頭銜,備受冷落,不得不奏請退休。
像洪承疇這樣重要的人物退休,按照道理朝廷必須對他的功勞有所酬謝。
可經過幾番討論,康熙僅僅授予洪承疇微不足道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襲職銜,洪承疇犧牲名節、效力滿清20年,幾經大戰引導清朝坐穩江山,只換來了小小的輕車都尉,成為當時笑談爾。
到了乾隆時期,洪承疇“叛明”的污點開始掩蓋“效清”的功績,之后清朝將洪承疇列入貳臣傳,并念其罪功至大,將其列為120余人中的貳臣甲等。
遺臭萬年
別說洪承疇不是漢奸,也別說他促進民族融合,若是他有功,那抗日戰爭犧牲的先烈該如何自處若是抗戰失敗,汪精衛豈不是第二個洪承疇一群蠢貨自以為是弄出來的歷史觀點,連教科書的邏輯都搞的漏洞百出,導致現在民族矛盾愈發尖銳,哎但愿未來會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