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卦陰盛陽衰,喻小人得勢,君子困頓。”
“得此卦者,時運不佳,多有損失,前進有阻,宜順時而止,安份自守;惡運纏身,宜重新部署,不宜自作聰明,防被女子及小人連累。”
“單看此掛圖,倒像是朝中心向漢室之人所為。”
“只是掛下之句難以理解。”
“貪狼與破軍皆為星宿,貪狼應暴惡,蠶食百姓之人;破軍乃縱橫沙場之將。”
“若背后主使以貪狼喻主公,不知這噬日何解”
李儒本在心中猜測噬日是暗指廢立之事,但又覺得有些牽強,除非帝崩,否則實在應不上“噬”字。
“依此推測,破軍可能是指都亭候。”
董卓皺眉道“奉先雖然勇武,卻還算不得是縱橫沙場之將吧”
畢竟之前呂布在丁原手下只是個主簿,到了董卓手底下還沒正兒八經的打過仗,故而董卓雖逢人便夸呂布勇武,心中卻還是隱隱有些不屑的。
李儒恭恭敬敬垂下頭“儒也只是假設,此時若是人為,目的必然是在主公。”
“人為”董卓搖搖頭,“此等手段,鬼神莫測,非人力所能及。”
“那主公便先將此事放在一旁,儒以為鬼神之說,不可盡信。”
“主公以不變應萬變即可。”
董卓微微頷首,只是到底還是把這事放在了心上,又是好一通胡思亂想。
漢代本就盛行讖緯之學,這剝掛又與董卓頗有幾分相應,因此百官離席之后,議論紛紛,私下不知傳出多少流言。
李儒早就做了些準備,因此這些流言并未在城中引起多少混亂。
只是沒過幾日,街頭巷尾的兒童都學會唱“貪狼噬日,破軍妨主”這倆句詞,無法查出開始傳唱之人的身份,兒童們也都并不知曉嘴里唱的詞句是什么意思。
李儒查了許久,毫無頭緒,只是更加認定此事必有人指示。
董卓心情也十分煩躁,下朝時聽見童謠,不知為何總覺得這曲調中帶有嘲諷之意。
他越琢磨越覺得當日李儒說的有理,這貪狼就是在罵他,剝掛里的小人也是指他。
董卓想完全相信李儒,把這事當做是人為。
可偏偏他又在心底認定這是上天預示,于是心情更加陰晴不定。
這一日
宮中有人稟告董卓,劉辯在永安宮中作歌,歌云“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
董卓登時發怒,罵道“豎子,我不殺你已是寬仁,你心中竟還敢有怨”
李儒剛好在旁邊,他上前一步想要勸說。
董卓這些天心中積怒,無處發泄,此刻劉辯正撞在董卓手上,因此直接命李儒帶上武士,入宮弒帝。
李儒想起“貪狼噬日”一句,心中大驚,知曉自己勸不動董卓,只得硬著頭皮入宮。
一路上,李儒思緒翻涌。
此事實在離奇,莫非那蛋上當真是讖言,不然怎能預知后來之事
他心中一有此念,不禁有些動搖,想到后面“破軍妨主”,不自知地便有些提防呂布。
李儒徑直走進永安宮,見到劉辯與唐妃,也不行禮,直接將毒酒呈上。
劉辯臉色慘白,知曉自己難逃一死。
唐妃淚流滿面,擋在劉辯身前。
李儒一個眼神,身后武士上前,用力將唐妃扯開,摔在旁邊。
劉辯身軀微微顫抖,望著地上的唐妃,眼中滿是淚水。
“事到如今,我并無所求,只希望能夠自我了斷,得以保存尊嚴。”
李儒思量片刻,頷首同意。
劉辯伸手正要去拿案板上的毒酒,唐妃不知哪來的力氣,猛得一頭撞上去,毒酒灑了滿地。
李儒見此,直接讓武士絞死唐妃。
劉辯來不及悲痛,在武士的壓迫之下,匆匆接過白綾,自縊而亡。
董卓正在府中虐殺美姬取樂,突然天色轉陰,他抬頭望見烏云蔽日,悚然想起此時劉辯應當已死在了李儒手中。
“貪狼噬日”
果真是上天預示于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