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衡放心。”
“殺司徒之事實在引起太多非議,張濟許是也想洗白些名聲,對待朝中公卿大夫倒是還有規矩,不曾肆意妄為。”
“那就好”種平微微松了口氣,突然覺得有些冷。
這時他才發覺自己太過緊張,里衣被汗水打濕大半,緊緊貼在皮膚之上,風一吹,背上就起了一堆小疙瘩。
“太,呃”種平開口便是“太守”,抬頭卻見到曹操挑起的眉頭,趕緊將那半個“守”字咽下,改稱“叔父”,“叔父,不知可有蔡中郎消息”
種平已從曹操這一句話中,聽出種輯和荀攸并沒有受到什么危害,不由轉而開始憂愁蔡邕的處境。
照理說蔡邕也是海內大儒,張濟若真的顧及名聲,就不會朝蔡邕下手,然而自己的老師,種平還不清楚對方的性格嗎
雖然吃了董卓這一虧,司徒還曾經想要將老師下獄處死
但以老師那性子,張濟要是敢把司徒的尸體放出來,老師他就真的敢去哭啊
這一瞬間,種平突然和蘇轍狠狠共情了。
長安要是沒了我,自己老爹和老師沒人撈,那是真的會死的
仿佛已經聽到“兒砸\徒弟,菜菜,撈撈”的聲音了。
不行,還是趕緊輔佐個主公打到長安,把老爹還有老師接到自己身邊呆著比較安全
“蔡中郎”曹操回首望了眼荀彧,他有些不確定種平指的
是不是蔡邕。
種平跟著蔡邕學經這事,其實知道的人不多。種平身為太史令,即便每日去蔡邕處,多數人也大都會以為,是為了討論修史之事,而不會多想。
種平本人到底是穿越者,對古代師徒關系的理解也就停留在電視劇里,他還以為自己叫蔡邕一聲“老師”,交上束修,兩個人就達成了師徒關系來著。
事實上,拜師的禮儀是很復雜的,尤其對于蔡邕這樣的大儒,對這般大事,不重視是不可能的。
種平若真要拜師,據漢應劭風俗通義載“孔子困于陳蔡間,七日不得食而彈琴于室,顏回釋菜于其戶外。”
就應該采用自秦以后逐漸成為制度的釋菜禮。
周禮春官樂師載“入學者,舍菜”。
禮記月令則有言“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
所以根據鄭眾的“古者,士見于君,以雉為贄;見于師,以菜為贄。”
種平沒有依照古制擺上水芹、菹菁,紅棗和栗子這四樣果蔬獻到蔡邕面前,只是草草交了束修,實在是極為失禮。
蔡邕卻并未點出,他能看出種平是真心想要學習經學,這就夠了。
種平畢竟是天子近臣,前途大好,蔡邕越是滿意自己的這個關門弟子,便越不愿意自己拖累對方。
他哭董卓,自認為問心無愧。
可終究是毀了半生清名,難道就為這自己的“傳承”,就要把個于他有恩,有著大好前途的年輕人拉下水嗎
蔡邕自認為自己做不到。
是以長安真知曉種平與蔡邕關系的,只有寥寥數人罷了。
而蔡邕也只在書信中同鄭玄一人說過。
他話語之間自然難免有炫耀之意,同時也是希望,若有一天鄭玄再度至長安講學,可以收下種平這個好苗子,讓他蔡學不至于斷絕
曹操有些疑惑,聽種平語氣,倒與蔡邕很是親密,只是為何自己卻不知曉這二人有何聯系
荀彧同樣有些訝異,依著種平詢問長安之人的順序,種輯荀攸之后便是蔡邕,這般關切,在他看來都近似師徒了。
只是士族重名,亦為名所累。
哪怕種平當真有意拜蔡邕為師,那時王允荀攸二人也會極力勸阻,使其改換主意。
種平全然不在意曹操和荀彧所想,他坦然一笑,神色驕傲“蔡中郎,吾師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