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刷了那么多治理黃河的地理題,終于能派上用場了這么看來,我還是吃了文科的紅利啊
他自信一笑,緩聲回復“平有一策,可護堤壩,解決口之困。”
“以草繩、梢枝、蘆荻為原料,摻以碎石,以巨大竹索橫貫其間,隨后卷起捆住。直徑約莫一至三、四丈不等,長度約百丈。放置在堤身險處,謂之埽岸,可合龍門。”
“只是埽身太長,人力不能壓,埽不至水底,容易出現河流不斷,而繩纜多斷絕的情況。平以為可以六十步為三節,每節埽長二十步,中間以索連屬之。先下第一節,待其至底,方壓第二,第三。”
“同時頒行農田水利法,派出官吏專管此事,凡吏民能提出土地種植方法,指出陂塘、堤堰、溝洫利弊,且行之有效,可按功利大小給獎。”
“獎勵百姓在各地興修水利工程,開墾荒廢田地。”
種平心想可算專業對口一次,修過的中國法律氏終于派上用場了。
他原先還以為穿到古代,自己這個法學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來著。
“至于抗旱”種平撓撓頭
,抗旱的題他做的還真不多,每次考黃河治理,基本上都是考如何抗洪防澇。
不過現在還是雨季,離旱季還遠,有這些時間,也夠種平再回憶回憶上輩子的那些知識點了。
實在不行,不還有統哥嘛,等曹老板實行我的策略,說不定就刷出了關于抗旱的獎勵呢
“事有輕重緩急,待解決雨澇之難,再考慮干旱一事也不急,先生以為如何”
“當真良策”戲志才擼起衣袖,兩眼放光,順手摘下腰間酒筒,“噸噸噸”灌入口中。
種平目瞪口呆,看著那酒水順著對方嘴角滑落,半數掛在胡須之上,半數浸透胸前衣衫,打濕大片衣袖。
他可算知道為什么歷史上戲志才去世的早了,就這么個喝法,哪怕不水中毒,也會被嗆死的吧
畢竟戲志才這一竹筒灌下去,完全符合機體因水攝入過多,或排出過而水中毒的定義啊。
至于為什么不是醉死就這酒味,醉死的幾率還沒有被酒水溺死的概率大。
“太史令良策佐酒,忠勝飲瓊漿”
戲志才扯過衣襟,將嘴角酒液擦干凈,正欲收起酒筒,卻又停住,轉而向種平“安利”
“忠這酒雖比不上九釀甘麗,但以竹為器,竹香釀酒,別有一番清麗甘冽之味,太史令若愛酒,不可不飲。”
種平很想以“未成年不得飲酒”為理由拒絕,主要戲志才喝酒的那一幕給他留下的震撼太大。
他只是看著,就覺得自己仿佛也灌了一肚子酒似的,完全不想親身嘗試。
然而對方的安利詞的確很有吸引力,又是竹香又是清甜的對種平這個每日吃粟米粥配涼拌木耳的人來說,這是多么大的誘惑
“平不善飲酒。”種平先給戲志才打了個預防針,雖說對方的酒度數肯定不高,但這畢竟是種平這具身體第一次飲酒,誰知道會不會醉
嗯,就這度數,以我這個年紀的代謝水平完全扛得住,不慌
他接過盛酒的竹筒,先是聞了一聞,正如戲志才所說,淡淡酒香沁染上翠竹氣息,清新誘人。
種平試探著抿了一口。
欸甜甜的,感覺跟上輩子吃過的酒釀味道差不多。
聞起來竹子味很濃,喝起來卻沒什么竹子味啊。
他沒忍住又想起自己看過的那些男頻文穿越標配蒸餾酒,恰米必配啊,我要不要也搞
呸呸,想什么呢
雖然自武帝時期頒布的榷酒酒政被廢除后,兩漢對于禁酒仍有一定的舉措,但相對而言已經比較寬松,甚至是默認了私營釀酒的合法存在。
然而就現在東武陽的這情況,保證百姓有口糧都費勁,還釀酒更別說蒸餾提純的損耗、對于糧食數量的要求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