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平心想自己怎么說也穿來了這么一遭,別的大事改變不了,這屠城之舉,還是希望能竭己所能,盡力避免。
“太守不曾遣使入徐州”
種平這話剛問出口,便覺出不妥,就算要遣使,也該是劉岱派使者。
曹老板要真派使者去了,私事也就算了,這樣的公事,幾乎可以算得上是越權。
欸,不對啊,這么說起來
種平突然發現了盲點。
“黃巾既入徐州,州牧便有清剿之責,若是怠政,刺史則有監察之權,現在徐州州牧放任黃巾作亂,朝廷應該遣使責問。”
荀彧從種平話中嗅出些味道,垂眼看著種平,不太確定地問“伯衡的意思是”
種平微微一笑“平身為太史令,或可出使徐州。”
他倒不擔心自己身上沒得官印綬帶,陶謙會不承認他的身份。
當初他被迫離開長安時,劉協曾傳令周遭,分派畫像尋覓種平下落,陶謙身為徐州州牧,自然也見過種平的畫像。
其次種平向來喜愛在身上攜帶些沒什么用處的小玩意,比如從王允那兒薅來的兩條小銀魚。
還有則是他北邙山救駕之時,在河畔拾到的半塊玉玨,成為少府后,他曾經同劉協說起過這塊玉玨。
劉協指著玉玨的樣式,告訴種平這塊玉玨是特意做成的半塊模樣,乃是劉辯的貼身之物。
既然到了種平手上,劉協也并不打算再要回來,直接賜給了種平。
有這幾樣東西,足夠作種平出使的倚仗了。
“此舉太過冒險”
荀彧知道種平去見陶謙,這事并不存在什么危險,真正有風險的,是徐州境內浩浩蕩蕩的黃巾軍。
種平能否好好地走到陶謙面前,這還是個未知數,荀彧心底是不贊成種平想法的。
然而終究兗州要面對的百萬黃巾,劉岱又是個不怎么靠譜的性格,若是真能說動陶謙在徐州牽制張牛角和郭太,兗州的壓力將會大大減輕。
權衡利弊之下,出使徐州,或許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尷尬的點在于,如果劉岱不主動派遣使者,那能拿的出手的,還真就種平這個太史令。
“吾先與太守定議,傳信請刺史遣使詣徐州,若刺史不聽吾等所言便只能拜托伯衡,勉力為之。”
種平正等著一個同這位張牛角見面的時機,心中也存著提前提醒下陶謙,要是張闿投到他麾下,最好別收;要是已經收了,也最好別用。
從根源上避免張闿護送曹嵩這件事的發生,曹老板哪怕想屠城,沒有殺父之仇,也多少會顧及天下人的聲音吧
種平想到曹操手下這些黑山降卒的作風,又聯想到后面的青州軍,腦殼隱隱作痛。
不會到時候曹老板依舊選擇放任士卒去徐州劫掠屠殺吧
要是如此
種平右眼直跳。
感謝
是杰哥啊
投的月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