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典韋戰張繡
典韋在城墻底下撓頭“某怎么看這城的人,好像沒有出兵的樣子”
“典校尉莫急,太史既令我等在此叫陣,定然是已有把握,我等依令而行即可。”
許耽握緊雙錘,他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平日基本不怎么說話,典韋疑惑地問出聲時,許耽本不想搭話。
只是
他望向站在黃巾軍前的張燕。
這人性子更冷,同人說話時總帶著三分傲氣,似乎并不樂意跟他和典韋打交道,唯獨在種平面前十分收斂,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過分尊重。
是以此次誘襲長安,張燕本不愿意參與其中,照他的話來說,就是“太史令一人獨行,若遇危難,便是某的失職,某惟愿護太史左右”。
種平仔細一想,還是覺得有張燕統領,負責誘襲的黃巾能更好進退排布,因此拒了張燕好意,私下拜托許耽,若是典韋張燕二人不對付,請他在中間調和。
許耽雖不解種平為何會選中他這么個訥口少言之人,卻也受了令,不曾推拒。
實際種平也是無奈之舉,矮個子里找高個罷了,孫乾不在,難道還能指望陶商嗎
“將軍出城出城剿滅黃巾”
李蒙還在等郭汜的命令,他又確定了一番,這底下的黃巾加上那點青巾士卒,總共也就近三千人。
他正盤算著要不放箭恐嚇恐嚇,把這些人嚇走也就算了,便聽見那報信的守衛一路大喊而來。
這守衛老遠就開始喊,城頭的士卒大抵都聽見了郭汜的命令,李蒙除了聽從,也沒有別的選擇。
“東城門候可在”李蒙心說他就是一個總管守城的,最多不過調集城上守兵配合出城之軍,做主力萬萬是不可能的。
可郭汜這命令的意思分明就是他不打算管此事,全然是交由他這個守城的去應對了,李蒙可不打算擔這個責任。
既然黃巾匯聚東門,那便讓東門的城門候處理,他只調其余各門屯兵來此援助,怎么也能湊個三千人。
李蒙想著張繡領著北軍中候之職,除了訓練北軍五營,也會定時領兵上城墻巡視。
雖說是巡視,其實不過是張濟對城內布防的掌控之舉。
算算時候,張繡也快到了,加上張繡手低下幾千人,剿滅這些黃巾是綽綽有余。
說曹操曹操到,李蒙只是在心中略略念了念張繡的名字,這人還當真出現了他視線中。
“咳哼”
典韋清了清嗓子,他已經在底下喊了小半刻鐘,一直保持著高強度輸出,實在有些難為喉嚨。
“城內的鱉孫有種的出來跟某一命換一命”
“典校尉是否想說一決高下”
許耽面色沉穩,嘴角卻小幅度抽動了一下,好心提醒。
“啊這兩個詞不一樣嗎”典韋撓頭。
許耽抿緊嘴巴,他已經在心底認真說了一大通這兩個詞不同的原因,然而對著典韋,他想精簡一番,三兩句就說明白,似乎不太現實。
“欸,你看那城門是不是動了來著”
典韋很快被城門口的動靜吸引了注意力。
許耽暗自松了口氣,很快又警惕起來,手指舒展幾次,重新握緊雙錘。
“哪里來的蟊賊,敢在長安城下叫囂”
張繡還不知道他將在城外遭受步戰無雙典韋和身輕如燕張燕二人的混合雙打。
此時他縱馬提槍,錦袍輕甲,一馬當先沖出城,不曾將城外這點黃巾放在眼里。
自從知道自己叔父真叛了李傕,張繡心里一直不怎么得勁兒,到底他在李傕身邊時間也不算短,還頗受人家看重賞識。
結果李傕直接被張濟偷家背刺。
這就導致張濟高居車騎將軍后,原本打算給張繡個四征將軍稱號,張繡卻沒接受,只要了北軍中候職位。
張繡一眼望見站在最前頭的典韋,心中不屑“這人白長了這么大塊頭,卻是個無膽鼠輩,竟傻在原地不知動作,也罷,就讓我取了他項上人頭,叫這些人作鳥獸散”
馬蹄奔馳如風,張繡接著沖勢,槍出如龍,挾雷霆之力,直刺典韋咽喉。
典韋絲毫不虛,雙腿好似扎在地上,不受鋪面而來的兇風動搖,舉重若輕,手中雙戟上下橫開,以平湖斷月之勢格擋住快勝雷擊的槍尖,下方手戟猛力旋擲而出。
張繡身下健馬慘鳴一聲,他雙腿夾住馬腹,上半身一扭一偏,刺出的槍仿佛游蛇般竄回手中,穩穩撐住他半身重量。
他接著旋身下馬之機,特意賣了破綻,典韋果然舉戟劈下,張繡槍尖一晃,紅纓迎上戟刃,散裂空中,紅艷艷的惹眼,典韋眼神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