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出逃上
信任的謀士與朋黨都有心置董承于死地,即便是占了些許先機,也難以改變他對上曹操后的結局,不過是徒然掙扎罷了。
種平不關心董承,也不關心曹操。
他站在李蒙的營帳里,目光緊鎖,定在城門布防之上。
楊奇被王三敲了悶棍,現在還在一邊躺著,他隸屬司農之下,身上有出入禁宮的印信,對種平而言正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收到霍丘傳來宮門有變的消息時,種平就知道自己猜對了,種輯果然是準打算趁亂入宮。
他慶幸這楊奇是及時雨,若非對方來的早,王三下手又夠快,他可能還來不及想法子讓霍丘入宮。若是沒有楊奇,他恐怕得再往伏完府上跑一躺那可要麻煩多了,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至于楊奇為何要來北軍這同他有何關系要知道李蒙決心隨他離開許都,楊奇被王三偷襲打昏后,李蒙本想直接除去此人,只是種平來的及時,他身上又有可用之處,這才被留下條性命,營中眾人連他生死都不在意,更不會去關心他的來意。
種平按照自己的計劃讓霍丘在宮門附近埋伏,若是見到種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下足狠手,先將對方打昏了再說。
能將種輯順利送出的城的法子他已經告知霍丘,他相信有荀攸幫忙,只要保證他爹那里不出岔子,出個城還是極容易的。
有時候種平也忍不住心生好奇,是否是種輯曾經救過荀攸的性命,否則實在沒道理能讓荀攸如此傾力相助。
李蒙起身往帳外看了一眼,那營前空地之上豎立著一根木桿,陽光照射其上,在白地投射出偏斜的陰影。
雖說鄭玄作為當今的經學魁首,兼通今古文經,以采用混雜的方式注釋經典之法,極大程度上彌合了今文古文學派之爭,但實際古文學派固守籀書,奉己派為經學正統,并不甘于坐視古文一派沒落。
種平一邊喃喃,一邊使用了系統欄內的那張幸運卡。
種平點了點頭,他現在能做的只剩下等待是,等自己想聽到的消息傳來。
不管種輯以后是否會因此事怨他,種平現在只想保住他爹的這條命。
畢竟,到處漏風將蔡邕要同鄭玄辯經這一消息傳得廣為人知的那個“幕后黑手”
種平一直在心中計算著時間,為了防止出現什么意外,又詢問了李蒙一遍用以確認。
而蔡邕則于熹平四年以經籍去圣久遠,文字多謬,參與正定六經文字,立熹平石經于太學之外,即便蔡邕不曾明確參與今古文學之爭,也因此被諸多古文學派者認為其要更偏向于己派。
親近之人越多,牽絆就越多。
在揚州時,他多次向鄭玄提起蔡邕的東觀漢記,又特意去說那書后與鄭玄觀點迥異的文稿,不過就是仗著自己清楚鄭玄和蔡邕的性子。
既然如此,種平也只能另尋他法。
現實也如種平所愿,他回來后,蔡邕與鄭玄僅通了三次信,在自己時不時打著幫蔡邕校訂文稿的名頭,實際字字句句不離今古文學之爭的火上澆油之下,蔡邕最終還是收下了鄭玄的帖子,在對方第二次講學之前趕去了揚州,直至今日那這兩人還在辯論。
在等待的時光里,種平心中難免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