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聽見種平夸他,整個人登時有了底氣:“大哥,伯衡都有計策了,你總該放心吧?”
“誒,三將軍莫急。”
種平伸手止住張飛的動作:“要去交趾,將軍得先依平三件事。”
“莫說三件事,便是十件百件又如何?”
張飛心說這八字就剩一撇了,說什么了也不能這時候壞事,舉著手就發誓:“要是俺未聽伯衡之言誤了事,就……就讓俺提著這顆腦袋回來!”
種平這時候總算明白為什么諸葛亮要隨身帶把羽毛扇了,原來是為了在這種時候遮住笑。
他現在就很想哈哈大笑,忍得實在辛苦。
“這第一件事自然是不能飲酒。”
種平端正了神色:“將軍可知"酒蟲"?”
張飛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故而種平一說要依他三件事,張飛便猜出有"不能喝酒"這一條,只是沒想到種平會突然說起什么"酒蟲"。
“這是何物?”
一直坐在角落在竹簡上寫著什么的程秉抬起頭,目露好奇之色。
“武帝甘泉宮有人面之蟲,東方曼倩言此蟲名為"怪哉",乃百姓憂怨之氣匯聚而成,酒能解愁,故可以酒化之。”
程秉在口中潤了潤筆,低頭將這段話記在了竹簡上。
“那這樣說,酒可真是個好東西。”
張飛聽到一半就咧開了嘴。
“將軍就不好奇,為何酒能解愁嗎?”
種平見張飛上了套,不急不慢的詢問。
張飛想了想:“酒好喝唄!喝醉了往地上一躺,自然什么愁都沒有了。”
關羽捋胡子的手一頓,覺得三弟這話說的有些混賬。
“依將軍所言,喝醉了就沒有憂愁,那讓天下人日日飲酒,豈不是就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了?”
張飛眉頭皺了皺,感覺有哪里不太對,可又想不出個所以然。
“"怪哉"乃秦時百姓積怨之氣,一杯酒水澆于其上,便能連秦時的怨氣都化去,又何況于武帝至今幾百年的百姓之怨呢?可見酒真是治世之良藥。”
種平走到張飛身側:“聽說將軍醉酒時,喜好鞭打士卒?”
張飛還在尋思喝酒到底是好是壞,沒料到種平突然揭了自己的短,又是自己敬重的幾個人面前,一時間臊眉耷眼,不敢回答。
“真是怪哉,怎么酒能解百姓之怨,將軍喝了酒,卻反讓士卒生怨呢?”
從前劉備和關羽也不是沒說過張飛,要他善待士卒,減少飲酒,可張飛最多約束幾日,不久便又故態復萌。
種平這輕輕一句話,卻難得讓張飛低了頭,動腦子去想。
“酒可真是好東西。”
“……我以后不喝酒了就是。”
張飛低聲嘟囔了一句。
“平并非是要將軍戒酒。”種平舉起案上酒樽:“只是希望日后將軍飲酒之前,先斟滿此樽潑于地上,若能化去一只"怪哉",也算是為化解百姓之怨出了份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