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密報。”
荀攸展臂邀請許攸遠離衛士,到空地處交給許攸“子遠看看,此事真假幾何。”
“嘖嘖嘖,真不愧是審正南。”
許攸見了當即笑說“不足為奇,于我看來,不過是垂死掙扎。”
他將自己代入審配的地位進行推演,擁立桓帝侄孫很符合他的心思,頓時覺得審配是自己的知己。
擁立新帝這種事情,許攸年輕時就干過。
他和一幫人游說冀州刺史王芬,準備擁立靈帝的弟弟合肥侯。
結果靈帝突然想去河北看一眼故宅,祭奠父親、回味童年,嚇得王芬自爆了。
荀攸見此,也越發斷定河北人的大膽謀劃是真。
待北岸諸將離去后,荀攸獻上竹簡,并說“明公,仆與奉孝、子遠商議,以為是真。”
“另立朝廷。”
“此亂國之策也”
曹操垂眉看竹簡上文字,這是要挖他的根。
哪怕這個新朝廷存在幾個月,都會對許都朝廷造成致命打擊。
開了這個頭,各地劉氏縱然不敢稱帝,也是敢稱王的。
甚至許都內的一些漢室老臣,也會傾向于各地出現一些劉姓藩王,以此制衡中樞的自己。
稱王建制后,自會恢復先秦時的狀態。
自前漢七國之亂后,郡國就有種種分權、閹割,地方上很難專權。
例如劉表,真成了楚王,那荊州的擴張欲望將會徹底激發
到時候,宛口附近不留個三四萬大軍,自己又怎么敢進攻河北
一旦各地劉氏陸續稱王,并形成風潮。
那一個難題就擺在面前,討伐劉氏藩王的同時,敢不敢繼續任用其他劉氏官吏
你任用,對方到地方后取得士人豪強支持就敢稱王。
你不任用如似黨錮那樣限制,豈不是坐實了國賊之名
連李傕都知道,亂世要多用劉氏官吏,以增加長安朝廷的正統性。
己方這里往死打擊劉氏,真不怕那些頑固的漢室老臣發動政變
甚至,統一天下還有一種速通方式。
那就是各地多策封劉氏藩王,一起遵奉許都天子。
消弭戰爭,一切問題以協商解決。
可這樣的話,錯役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錯役制崩塌,自家距離滅族還有多遠
一個長安新天子,的確能絕自家的根。
這已經不是發展與否的問題,這是個生存問題。
曹操的臉色有些難看,皺著眉,有些擔心鐘繇能不能成功策反、收買白鵝賊。
黑熊的年齡永遠都不是問題,這種官爵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而不是黑熊的血統或功勛。
哪怕白鵝賊遵奉一個嬰兒當領袖,想要拉白鵝賊一起抵抗袁氏,那就要給這個嬰兒足夠的官爵
所以年齡、資歷不值一提,唯一的標準就是實力夠不夠。
若是足夠,比如全據關中,就是稱王了,各地也只能干瞪眼。
如果關中士人無法從內部搞定黑熊,過個十幾年新的利益團體壯大,那就成了既定事實。
過個三十年,年輕人只會認自家的王,誰還管你漢室不漢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