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宣傳中的戰績可以作假,持續從風陵渡抵達渭南的男女孩童、獸群無法作假。
己方在太原打的戰績越是璀璨,關中留守的兵將士氣越是高昂。
只要扛住這一波,下一波就輪到他們一起反擊、吃肉了。
陳震也是點頭,就說:“呂常、閻行上書請戰,愿為渠帥效力。請求發放鎧甲器械,若是器械儲備不足,他們也愿斬木為兵,去太原效力。”
“長史公好言安撫,渠帥再三下令,只準趙子龍征選三千騎士助戰,余下各軍不得妄動。”
郭泰說著還取出給趙云的最新調令,陳震仔細閱讀,他也摸不清楚前線究竟想做什么。
到底是繼續攻打西河匈奴,與北進的劉曄一起夾擊;還是就那么依靠匈奴人的糧食,逗留太原,剿滅肅清太原周邊的諸胡。
就怕越打越順手,不愿離開太原。
陳震觀察笑呵呵的郭泰,就問:“平難中郎將所部久居上黨群山,可會助戰?”
對此,心情很好不加掩飾的郭泰收斂笑容:“此非長史公所能過問,不過平難中郎將所部已與大將軍保持長久和睦,也有從屬征調之協議。渠帥就是向平難中郎將借兵,也要先行通告大將軍幕府。”
大家是盟友,之前虛化河東、弘農,已經是最大的誠意了。
而太原、上黨則是底線,不能輕易觸碰。
己方拿了這兩個地方,哪怕袁尚放心,河北人也會睡不著覺的。
該走的程序要走明白,哪怕張燕要出兵助戰,也要走袁尚大將軍幕府的軍令。
郭泰神情變化毫不掩飾,陳震也只是訕訕賠笑,略過這個話題。
兩人隨即聊起了其他話題,郭泰心生警惕后也是敷衍為主。
反正他只是缺基層管理人員,陳震能抽調六百人過來,就已經榨干了陳震的潛力。
也就是說,不講交情的話,現在陳震在郭泰眼里就是個廢人。
陳震這個長史負責的是后勤大方向,可后勤細分之后,陳震也只能管理從荊州遷徙來的民戶。
但這些民戶伐木,建造工坊、修繕兵器鎧甲之類的事情,由陳陽在管。
丹水漕運由宣良在管,現在宣良已經帶著精干人手開始向潼關移動,皆要與陳陽一起在渭水流域選擇合適的地點造船。
而目前油水最大的人口安置工作,則完整的落到了郭泰、青州兵手里。
這已經不是油水不油水的問題了,隨便伸手進來,幾乎抓住多少就是多少。
被解救的人口目前十分脆弱,誰先接觸就依附誰,甩都甩不掉那種。
這種好事,卻跟陳震這個長史沒有什么關系。
別看他帶來了六百人,這六百人轉眼就能融到青州兵這個大集體里。
黃巾軍本就有帶著老人婦孺行軍轉移的傳統,現在青州兵安置、接受這些人口,讓陳震幾乎找不到介入理由。
至于關中士人目前追隨鐘繇、韋端一起開挖、謄抄蔡邕的藏書,哪怕對這些人口很癢癢,可手里就是要謄抄的蔡公遺書,你很難分身。
就算分身過去,青州兵肯讓你插手?
關中兵將整編后又在渭北駐防,這些人又怎么可能生出侵占的想法?
往前推敲,幾乎大部分人都與家人、親戚失散了。
前線戰績傳回來,關中兵將只會想著扛過眼前諸胡可能發動的攻勢,然后再向北進攻,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家人解救回來。
雖然家人大概率死于動亂,可萬一呢?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