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是時候。”
龐統叉腰面向西北方向,到處的冰雪讓他忍不住瞇眼:“不過來都來了,不去看一下,難免悔恨。”
習禎聽了呵呵發笑,這時候周圍幾個荊州士人也靠近,結伴離開河岸返回雪橇車隊。
龐統見有人搬挪雪橇進行防風,用攜帶火種引燃了木柴。
木柴都是遷徙途中搜集到的,汾水南岸的稷王山區域山林密集。
空雪橇過去,一會兒就能砍伐枯木拾撿干柴裝滿一車。
二三百車,足夠夜里照明、沿途休息時燒水。
雪橇車圍圓,龐統這二十幾個人士人進入,都背倚著雪橇,面對著中間火堆而坐。
沒有風吹,當面兩三步外燃燒的火焰立刻讓龐統凍紅的臉頰感受到了暖意。
他脫了鹿皮手套,抬手烘烤,就聽身邊一人問:“長安正謄抄蔡公遺書,諸位是想就此返鄉,還是留在長安?”
龐統閉上眼睛準備小憩,就聽對面一人詢問:“龐功曹如何看蔡公遺書?”
“我?”
龐統坐正身子倚著雪橇,這里司州雪橇擋住了各種積雪,他的眼睛也舒服了一些。
環視一圈,見這些士人普遍二十多歲,小的幾個人十七八歲。
想了想,龐統就說:“我身負公職,受命來關中公干,自然是要回歸復命。至于諸位,以我看來,更應該以學業為重。諸位中亦有身負官職者,但都職位卑微,不值一提。”
見一些人意動,龐統感覺習禎想說話,扭頭去看,習禎就問:“我等身無余資,兄長可有良策?”
龐統想了想就說:“錢糧是大事,諸位若是想暫居長安,不妨向鎮北幕府借貸。明年丹水漕運開啟,諸位家中可運糧帛北上,抵充借資。”
習禎聽了點著頭,五萬金采購計劃已經陸續開展。
現在算是漢江枯水期,但物資也能向南鄉轉運。
如果協商好,家里人向南鄉轉運谷帛,他們這些留在長安抄書、研究文化的士人自能獲得錢糧補給。
看這些人的神情,龐統就知道一個個的不想回荊州。
都是年輕人,研究蔡公遺書是一回事,等候機會加入下一場戰爭,或許就能騰云直上。
關中兵,以及黑熊解救回來的輔兵、新編部隊,許多百人將缺乏文字讀寫能力。
這種人后續如果學習緩慢,勢必要清退。
所以掌握文化的這批荊州士人,只要投軍,起步就是隊官文書,稍高一些就是百人隊里的文書。
前漢時期士人、輕俠投軍,跟著衛霍一場仗打完,只要活著回來,飛黃騰達的比比皆是。
還有甘寧、趙云,此前籍籍無名之人。
起碼在士人的圈子里,誰知道這兩個?
現在呢?
甘寧這次參戰雖然沒什么像樣的斬獲,但甘寧的抵達,輕易瓦解了河東兵的戰意,讓黑熊可以從容處理太原、河東二郡。
趙云就更簡單了,這人是不是萬人敵不好說。
卻是貨真價實的一人能抵五千騎。
今后趙云出征,哪怕故作疑兵,哪怕知道趙云是疑兵,你怎么也要分重兵防守。
趙云,也將擁有戰略威懾力。
當然了,趙云身價名聲暴漲,自然不缺想要挑戰趙云,借此揚名立世的。
這些荊州士人出于對甘寧、趙云的輕鄙,普遍有強烈的事業心。
龐統給出了一個中規中矩的意見,反正五萬金采購分配下去,這些士人的家族都會受益。
留在關中,花干凈的錢,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龐統不勸阻,也不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