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東部區域。
樗縣南,扈谷西側河岸,鑄幣工坊已開始籌建。
諸葛亮穿粗布衣袍,外罩一領無袖羊皮褂子,正叉腰站在木臺上觀望遠近。
為了施工,從周圍百戶所抽調了二十個百人隊。
算上鑄幣工坊的技術力量,這里接近三千人集中勞動。
地面不需要平整,清理這些年滋生的灌木荊棘,板筑屋舍。
目前關中各種基礎建設最重要的一點優勢就是不需要考慮軍事防守,各處盜匪經歷過兩次勸降、招撫。
特別是黑熊渭北之戰壓制關中群帥后,各縣盜匪就大規模請降過一次。
后來征討匈奴時,又引發一波盜匪、山民的內附。
現在也就真正深山里的山民因為道路險阻,不知關中變化,所以還過著原有的生活。
生活的那么封閉,這些人想要作亂也缺乏空間。
所以各縣施工時,進行主體屋舍建設即可,墻壘之類的,后期慢慢板筑就可以了。
諸葛亮觀察之際,見馬良一身黑色吏服快步而來,幾步登上木臺:“兄長,楊威方之弟楊儀求助。”
“楊儀怎么了?”
諸葛亮伸手拉了一把馬良,馬良取出一封信遞出:“楊威方病歿在商雒縣,楊儀也患病,已被司馬芝收治。這信是司馬芝送來的。”
“病歿?”
諸葛亮感到有些難以接受,荊州士人里,楊慮是一個很特殊的人。
是神童,從十五歲的時候就拒絕各種征辟,影響力直追中生代,是其他青年、少年士人無法比較的人。
現在楊儀也染疫,諸葛亮見過楊儀,這是個很聰明的小少年,不比馬謖差。
楊慮闖下的基業,根本不是楊儀能承接的。
圍繞楊慮交際圈形成的士人隊伍,必然崩散。
諸葛亮穩定心神,翻閱司馬芝寫來的信,諸葛亮眉頭緊皺。
染疫的不止是楊儀,還有隨行的士人、仆僮十余人。
司馬芝已經將這件事情上報,現在寫信過來,只是希望諸葛亮這里能寫信勸慰楊儀。
楊慮必須要火化處理,這不是楊儀能接受的事情。
但也不是楊儀能抗拒的事情,所以希望諸葛亮這些荊州來的人出面勸一下。
“今春水將生,時疫蔓延乃是大患。”
諸葛亮將書信折疊,遞給馬良:“我這就發書商雒,季常你帶錢物一并過去,聽從商雒的安排,楊威方喪事從簡。”
“是!”
馬良神情也是莊肅,搞不好楊家兄弟要一起折進去。
此時,黑熊已經抵達商雒官舍。
這里已被縣兵封鎖,府庫里本就有糧食防潮用的石灰。
他來時,縣兵已在周圍潑灑石灰水。
五萬金的采購計劃始終在推進,冬雪消融,雖然丹水漕運難以通行,可荊州的商旅已經開始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