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被袁軍咬住,把主力拖在河北……劉備發兵進襲許都,中原的夏侯淵、滿寵、曹洪能擋得住?
所以曹操就不想進圍鄴城,分兵破壞河北春耕。
可曹軍上下那么多人,吃了這么大虧依舊不肯撤離,圖的是什么?
他們不在乎能否破壞河北春耕,他們在乎、追求的是破壞春耕的過程里,抄掠搶劫的各種財物!
曹操是不能違抗軍心的,只能順著軍隊的共同意愿。
可現在張遼要跑,以張遼的名聲、實力,足以讓中低層吏士冷靜下來。
張遼帶來了一個十分正當、合理的撤兵理由。
曹操縱馬狂奔,返回時心情舒暢許多,座下馬匹氣喘吁吁。
他的衛士上前牽馬,曹操下馬,對湊上來的郭嘉說:“誰人適合殿后?”
撤兵就要早點撤,再拖十天,黃河浮冰堆疊,撤兵難,增兵也難。
郭嘉想了想,就說:“臣以為,虎豹騎可迎來首戰。”
見曹操望自己,郭嘉就說:“大軍有序撤離,可分兵抄掠內黃各縣。河北小勝一場志氣驕狂,待其出兵追趕,虎豹騎埋伏于側,必能一戰破敵。”
“可行。”
曹操略思索就應下了,又說:“朝廷三面受敵,劉玄德勢必發兵來戰,他兵寡糧少不足為慮,所慮的是荊州。我需要一人出使江東,迫使孫權立刻進攻江夏,為我分擔荊州之勢。”
郭嘉想了想,就說:“參軍華歆,足以勝任。”
曹操扭頭去看隨從群體里的華歆,華歆也主動出列上前,就聽曹操詢問:“子魚,我欲使江東討伐黃祖,子魚可愿出使江東?”
華歆略思索,就拱手長拜:“明公,孫權此人恐非言辭、大義所能動。臣以為,孫權久有攻伐江夏之意。但如今黑賊猖獗,王師小挫,孫權必然以此要挾朝廷。”
曹操不語,這就是打仗失利的壞處,阿貓阿狗都會跳出來跟你談條件。
若沒有這場小敗,派人去督促一下,孫權拿到開戰的大義,就急沖沖上了。
郭嘉就問:“子魚兄,這孫權想要什么?”
“不外是揚州牧。”
華歆語氣平靜,仿佛看透了孫權:“劉使君治理淮南,江淮士民多傾心歸附,丹陽羈旅之士,也結伴渡江,歸于劉使君帳下。劉使君能有今日威勢,一者劉使君賢良愛民,其次便是劉使君身負朝廷大義,淮揚吏民爭而附之。”
郭嘉聽了緩緩點頭,又問:“聽子魚兄言語,這孫權似乎有繼承其父兄之壯志?”
“此應有之事爾。”
華歆又看向曹操:“以孫權手段,見朝廷如今之窘迫,又有黑大司馬前車之鑒,若不給他揚州牧,他或許會從上游減兵,放任荊州。”
這下曹操忍不住笑了:“真是孫文臺的好兒子。”
揚州牧該給么?
絕對不能給!
被黑熊硬壓著腦袋給了個大司馬、梁侯,已經觸及了底線;現在如果再從劉馥身上剝奪揚州刺史,那淮南士民立刻就會擁護劉馥,與朝廷對抗。
劉馥可是有名的宗室賢良,如果連這樣的人都容不下,許都朝廷的公信力會進一步衰減。
曹操也聽出了華歆言語里的意思,分明是不滿朝廷給了黑熊大司馬、梁侯官爵。
這事也讓曹操頭疼郁悶,就說漢室老臣……怎么說呢,幾乎反對他曹操的人,都能認證為漢室老臣。
可這幫家伙之間的斗爭,也是很激烈的。
有的公卿支持拜黑熊為大司馬,然就有人反對。
支持的,以西州籍貫為主;反對的,自然是關東籍貫為主。
現在華歆言語里的意思很簡單,給黑熊的官爵過于豐厚,激起了孫權的雄心。
曹操呵呵笑罷,就冷著臉說:“小兒竟敢與黑賊相比較!還要勞煩子魚重返江東,傳達朝廷詔令。是否聽從,皆由孫權自便。他若真想要揚州牧,待他擊敗淮南再說不遲。”
“是,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