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跟著孫權匡扶社稷,總覺得投入大、風險大,回報低。
船幫前排,裴潛雙手負在背后立在雀室指揮臺上,背后來的東南風吹刮,他衣袍巾帶揚起。
他瞇眼看著碧色丹水,腦海中思索的卻是荊州失控的可能性。
本想繼續待在劉琦身邊,但最近矛盾滋生,再不走,就有矛盾擴大的趨勢。
沒辦法了,他只能主動請辭。
荊州人可以容納傅巽待在劉琦身邊,因為傅巽歲數大了,沒有那么多的雄心壯志;最重要的是,傅巽與劉琦的關系只是一般。
而他裴潛,未入仕前,就是劉琦的朋友,這很關鍵。
裴潛可以在官方立場之外,用私人感情來影響劉琦。
不想鬧的太難看,裴潛才決定先返回關中述職。
與劉琦保持一定距離,反而有益于維持彼此之間珍貴的私人友誼。
真到迫不得已的時刻,這點私人友誼或許就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至于龐統……裴潛不覺得龐統能成功。
不是龐統個人能力不行,而是大環境上,荊州已無強軍,更缺乏那種一往無前、氣吞山河的氣勢。
劉表、荊州人唯一的機會就是劉焉身死之際,那個時候一戰跨有荊益,那將是另一種戰略姿態。
就連荊州內部,以及劉表個人,也都是與今日迥然不同的風氣與形象。
當年若是跨有荊益,以劉表這些年表現出來的狂悖,早就自稱楚王了,稱王建制,早就將內部臣民化,打造的鐵桶一般。
可惜劉表當年不敢賭,然后就陷入了泥沼中。
慢慢發展,真不見得就穩定。
劉表發展的夠慢,但周圍人誰都能欺負荊州,內部也是面和心不和。
與荊州做對比,關中呢?
黑熊打的太快了,快到了讓人應接不暇。
然后呢,雖然內部有各種問題,可也滋生出一股氣吞天下的共識與心氣。
天下這么大,黑熊一個人吃不完,大家都可以分潤。
與可見的未來收益比起來,在黑熊手里吃的這點虧,受的這點委屈又算的了什么?
故而,這股氣吞天下的共識之下,內部矛盾弱化,凝聚力上漲。
反之,黎陽失利又丟了關中、河東的曹操,那股奉天子誅討不臣進而統一天下的信心已經開始破碎,許多人已經不在乎長遠利益,他們注重眼前得失,因而矛盾越發劇烈。
這股矛盾爆發之前,許多人就開始跑路,跑的慢了就有可能被風暴吞沒、撕碎。
裴潛反復思慮,已經給曹操那里判了死刑。
這段時間也接觸過劉備,曹操配合朝廷的態度有問題,整合關東四州的手段有問題,白白浪費朝廷的大義,在曹操手里,朝廷的威信只會不斷地起起落落,直到威信崩解。
那么劉備呢?
劉備也不重要了,現在漕運恢復,糧食持續運輸,劉備已經沒機會了!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