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職下明白。”
陸議再拜,拿著孫權批示的草稿返回桌案,取出一頁嶄新帛書開始書寫。
其他人也都觀察著,都不急著表態。
魯肅見孫權多少有些不安,就上前幾步耐心解釋說:“曹賊乃劉玄德勁敵也,劉玄德豈會留手?以仆來看,劉玄德會拼盡一切力量,力求一戰破曹。他何來的臉面能遙控萬余荊州兵順流而下犯我廬江、豫章?”
孫權這才稍稍心安,對著魯肅小幅度點頭。
也對,劉備如果還能影響其他軍隊威脅進攻廬江、豫章;又怎么可能把這些軍隊留在長江流域?
自然是拉到中原戰場,去跟曹操一決生死。
劉備與曹操之間,只要完成一次激烈碰撞,哪怕拼個不分勝負,也能鼓勵郡縣脫離曹操。
每脫離一個郡縣,曹操這里虛弱一分,劉備那里增強一分。
只要碰撞后劉備保持完整,沒有碎裂成渣,就輪到曹操這里層層開裂了。
雖說去年博望坡一戰為劉備贏得了許多威望,可這股威望很快被后來居上的黑熊竊取。
發展到今天,已經變成了劉備配合黑熊才取得了博望坡大捷,而不是劉備單獨謀劃。
所以博望坡一役的軍事威望,已經在輿論中歸屬于黑熊。
劉備其他的戰斗也都拿不出手,尤其是官渡前期,劉備面對突然抵達的曹軍竟然選擇棄軍而逃。
雖然很多人清楚當年的內情,可絕大多數人不清楚。
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劉備,認為他會被曹操再一次打飛、打裂。
這就導致劉備出兵后,并沒有想象中一呼百應,中原各縣爭相歸附的盛景。
孫權心中更是惱恨劉備,思索之際,陸議捧著謄抄好的帛書上前:“將軍,不負使命。”
“轉交玄德公信使。”
孫權說罷就抬手示意,陸議等不相干的人員也就退離營房。
這是原木壘砌的營房,很快就剩下十幾個人。
孫權就說:“若劉玄德執意發兵襲擾,該當如何?”
這是要留一個重將守御廬江或者巴丘,只是周瑜、程普已經起行,現在再調兵去上游駐屯?
一時之間,沒人接話。
這時候張昭開口:“將軍,今番北伐乃是義戰,何必拘泥于一城一縣之得失?唯今要事,乃早日攘除國賊!以劉玄德、劉景升之名譽,豈會做出襲擾我軍側翼之事?”
這話說的有些道理,可孫權不相信劉表父子與劉備會這么好心腸?
將心比心,換做自己來,怎么也要好好謀算一下。
孫權心中另有想法,此刻也是緩緩點頭一副認同模樣:“就依子布先生,今日討伐國賊為要,余下事務可暫時擱置。”
“是,謹遵將軍令喻。”
眾人以此施禮,見孫權談興不佳,遂就勢起身相辭。
略作挽留后,很快營房內就剩下孫權與魯肅,外面已經起風,風勢強勁。
木屋各處窗扇落下,孫權這里的木屋也上了門板,依次固定,足以抵擋尋常的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