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拉幾次煤,對普通牧民來說,整個冬季會舒服很多。
甚至組成車隊向城邑販賣煤,也是一個不錯的營生。
而劉豹只覺得針對東部鮮卑的戰爭越來越近了,采煤是個辛苦、危險的工作。
幕府治下各處都缺人力,想要低成本開采煤炭,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動東部鮮卑的討伐戰爭。
一次獲取五萬左右的奴隸,自能滿足河西、朔方地區的煤炭供應。
如果造船后,沿著黃河向下游運輸,也能滿足五原地區的煤炭。
當然,也有可能在五原地區挖出新的煤礦。
煤礦越多,對諸胡各部原有的生活傳統破壞就越大。
劉豹也只能看在眼里,默默推動言論,逼迫鮮卑人先行西遷。
在這樣的氣氛下,這支七百多人的隊伍驅趕萬余牛馬,近十萬羊群沿著直道緩慢向南進發。
而他們身后則是步度根引領的鮮卑人,也驅趕獸群作為每年固定的貢物,還有許多車輛隨行,運輸著需要去關中貿易的貨物。
如牛皮、貂皮、人參之類,只要是他們覺得珍貴,又不是生活必需品的,都可以拿來貿易。
哪怕換成砂鍋、硬陶餐具,或其他生活器皿,返回部落后都能溢價賣給其他牧民。
去年因為戰爭停辦菊花酒宴,今年關中士人格外殷切。
許多有資格列席的士人提前向甘泉進發,甘泉又只能擴建南鄉區域。
來不及建設那么多屋舍,只能開啟武庫,在南鄉區域搭建軍帳。
使得黑熊在甘泉山上向南眺望,那里仿佛一個野戰軍營。
甘泉山上今年已在原有廢棄宮苑的堅固遺址上夯土,重建了一座甘泉臺。
臺下道路兩側分出岔路,分別通向一個個小平地,這里都用帷幕做墻,形成一個個聚宴的小場地。
黑熊站在最高處眺望、觀察遠近,高臺之下王連也在帶人巡查各處,詳細安排上菜、上酒的次序。
他從漢中采買酒水運回關中足有一千車,沿途損毀極少。
原因就是王連主動降低了采買數量,都是獨輪車,每車就裝兩壇酒,車輛輕便利于軍士控制。
他沒有貪功,那批美酒除了部分繼續窖藏外,近乎八百車拿來泡制今年的菊花酒。
算上關中今年釀的酒水,這次菊花酒宴足夠灌死一批人。
甘泉南鄉,道路側旁的山坡之上。
張松登高觀望,頭插茱萸,戴菊花編成的頭環,雙手負在背后,對同行的秦宓感慨說:“這便是盛世之景啊。”
幾乎是一夜之間,北邊甘泉山上就搭建好了層層疊疊帷幕。
遠遠望去,仿佛紅黃藍白四色帷幕遮住了大半個山體,甚是絢麗。
北邊甘泉山正對著道路,甘泉山西北是涇水,通向西鄉、漆縣;東北就是東鄉、白鵝谷。
現在這個南鄉的出現,意味著明年開始這里也要聚集人力,開始建筑屋舍、堡壘。
甘泉四個鄉發展的非常迅猛,唯一可惜的就是土地管控嚴格,沒有幕府許可或授令,其他人不能隨意侵占土地開荒、建設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