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暗,象征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色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出了魯樹人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樹人寫下:哈哈。
語文老師:好!實在太好了!第一個“哈”字,表達了作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苦笑與無奈,第二個“哈”字,筆鋒一轉,作者意圖傳遞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給讀者,警惕國民,必須清醒,沖破舊制度的枷鎖。而句末的句號,則運用得出神入化。句號表示結束,作者用簡單一個句號,便充分強烈表達出要結束舊制度的想法。
魯樹人寫下:老師,你有問過我是怎么想的么?
語文老師:棒!真的太棒了!作者用“老師”開頭,說明其對文化的敬畏,也符合作者棄醫從文的選擇。
而一句“你有問過我是怎么想的么”,一語雙關。一方面是對社會的拷問,對社會壓迫底層人民表達強烈的憤慨;另一方面,則是對麻木的國民的責問,責問人們為何從不敢說這句話。提醒國民要保持思考獨立,保持質疑的精神,切勿人云亦云。也照應了開頭,強調文化力量的可貴。這種找不到任何瑕疵的寫作手法,值得大家學習。
魯樹人寫下:有病!
語文老師:對!說得太對了!作者用鏗鏘有力的兩個字,用近乎吶喊的語氣,精辟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的問題所在:有病!社會病在腐朽落后,國民腐朽在麻木昏睡。這也為作者后來寫《藥》埋下了伏筆。前后呼應,滴水不漏,天衣無縫。
魯樹人寫下:......
語文老師:高!相當的高啊!面對這個病態的社會。千言萬語,匯成一串省略號。看似什么都沒講,但又可以看作講了無數話。并且,作者在表達自己態度的同時,又給與讀者想象的空間。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對社會的看法。這也正是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人人獨立思考,才能不麻木,才能救社會于危難......
魯樹人:卒……
當然,這只是一個段子,卻側面印證出來了,現在的人的確非常喜歡去過分解讀。
一些名人名言,古詩詞,文章,在中學閱讀理解里這種情況更是恐怖。
而宋寧普普通通的一個提醒,到了眾人的眼中,很快就不同宣傳了。
浮生:“我看了半個小時終于看明白了宋寧這是在警告馮庭這些足球運動員啊,告訴他們沒有成績就不要說話。”
喜馬拉雅沒有雪:“宋寧雖然表面上是在提醒馮庭他們,大家都很清楚馮庭四強賽的對手敘國的情況,就是說馮庭他們這一次四強必定是能夠挺進決賽的。
所以說,宋寧這是在看不起馮庭這幫足球運動員嘲諷他們拿不到大力足球杯的冠軍。”
南山一棵松:“雖然宋寧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可是他這種夾帶私貨,看不起人的做法,我覺得還是不能茍同,希望宋寧以后改變這種做法,做一個好人,也希望我們馮庭他們所在的足球隊在嘲諷中越挫越勇,拿出成績狠狠地證明自己。”
幾乎是所有人都認為,宋寧是在嘲諷馮庭這些足球運動員,因為他們根本拿不到大力足球杯的冠軍。
而這一點也跟馮庭他們口中通浪公司看不起他們的事情相互印證了。
當然也有人覺得會不會,宋寧只是單純的提醒要讓足球隊四強賽小心一點。
很快,這個說法就被別人推翻了。
眾人認為,四強的對手,人家的情況那叫一個惡劣,大家都知道這一次必勝,怎么可能要小心呢?
而這個消息也傳到了馮庭等人的耳中,馮庭等人也認可了這一種說法。
頓時,一幫心高氣傲的足球運動員們炸毛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